首页 > 历史军事 > 贞观小财神 > 第七百一十一章 安排出路

第七百一十一章 安排出路(1/2)

目录
好书推荐: 奋斗在八零年代 我能看到你的罪 我只是一个羊贩子 我有无数生命值 邻舍有阁臣 终末风暴 嘉宁 梦期 我在木叶写小说 我的初恋住在隔壁

如今,身份不一样了,沈安也需要时间好好适应一下。

要说钱,自然是他的最爱,现在为了做官,这方面的爱好也只能先放下。

就像李世民告诫他的,要收敛。

赚惯了块钱的他,还当真有点收不住手。

主要是他一开始根本就不想做官啊!

他又不是正经的唐人,不具备唐人那种陈腐的观念,他完全不介意被他们看成是商人。

也不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就像很多后人解释的,在哪个年代,其实最贫苦的仍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就算是把他们的身份地位抬到前面,压在手工艺人和商人的前面又如何?

他们既不能像匠人一样可以吃饱肚子,养活一家人,更不可能拥有商人的万贯家产。

看起来体面的身份,不过是镜花水月,每每有灾荒,他们总是最先受到冲击的一群人。

四处讨生活也没有好去处,斗米百钱的时候,更是连肚子都填不饱。你以为在这辉煌的贞观之年,人人都可以吃饱饭,穿新衣了?

呵呵,想的太简单了!

即便是在这辉煌的长安城,不能填饱肚子的平民也要多少有多少。古代朝廷的执行力,着实有限。

再加上,唐初吸取隋末的经验,大量精简了官员,整个长安城,能算得上是朝廷在册的官员,也就一千号人左右。

这一千号人要负责的,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域差距极大的庞大帝国,他们哪里有精力把每件事都解决好?

他们能做的,顶多就是促进生产,劝课农桑,平抑粮食价格,手段不丰富,效果也不甚好。

他们只管这样去做,却并不能保证百姓们都能买到粮食。

这还只是有关于吃饭的一个方面,所谓稻米,白面,在大唐的长安城,基本上并不属于普通农户。

他们辛勤耕作,一年四季不停的忙碌,可能够日日都管饱的,只是糙米饭,或是麸皮饭而已。

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沈安也思考了很多。

他在大唐呆的时间越长就越加感觉,应该为百姓们做点实事,不要总是想着赚钱的事情。

若说钱,他现在已经有很多很多了,在长安城,他可以拍着胸脯喊,这些钱他两辈子都花不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抗战之民兵传奇 穿越女尊之种田也幸福 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