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德作尺,法为秤 (下) (先发后改,错别字明天再核对)(1/2)
江晨见她一直盯着自己看,倒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怎么了,脸上有脏东西?”
“没,没有。”陆凌霜这才反应过来,发现自己有些失礼,脸上一片绯红。
思虑片刻,神色有些凝重开口道:“只是天下人都关于牢笼之中,岂不人人不自由?”
“说牢笼虽是有些愤慨了,却也不为过。立法不公,执法不严,这世道便是一桩大牢笼。就拿你先前说的刘叔伯一家来说,活在监牢之中与活在监牢外又有何区别?”江晨笑问道。
还未等陆凌霜开口,却又立马自问自答继续答道:“况且真正的自由是以他人的只有为边界,这也是所谓的律法允许的范围即自由。”
“这......”陆凌霜哑口无言。
“以法为秤,称量是非,训诫万民勿行恶。”江晨继续说着,随手又在地上画了一杆天平秤,秤的左边是罪,右边是罚。然后又在天平秤上方画了一把尺。
继续说道:“在法之上,再画一线名曰德,以德作尺,行事有度,教育百姓心向善。”
“德作尺,心向善,法为秤,勿行恶。倘若正的如此,那便真的是个极好的世道了。”陆凌霜呐呐自语到。
“即便是做到了如此,也称不得一个极好的世道。况且知易行难,很多事情说说大话容易,落到实处却是极难的。”江晨叹气地说道。
“便以法为秤定是非而论,看似容易实则极难。我记得曾经读史书看到汉高祖约法三章而得天下。然而杀人者死,伤人及盗窃抵罪。可是若真的拿此法治理国家,怕是要出大乱子的。”
“杀人偿命,看似有理有据,落在实处,却不然。因谋财害命的山贼强盗,杀人偿命,这点当是无错。”
“然而,倘若那时官府衙役强拆打劫你刘叔伯一家时,他奋力与人拼命,失手打杀了其中一人,杀人偿命是否又合乎情理?”
“盗窃者抵罪,也应分大小,不能一概而论。一乞儿饥饿难耐,偷食一饼子,与大盗窃人万贯家财又可相提并论呼?”
“故此,治大国如烹小鲜。落到实处便是千千万万个不同的案例,不仅需要制定律法时思虑谨慎,称量是非更需考虑人情因由。”
“倘若要考虑到天下亿万百姓的世事人心,这如何可能做得到?”陆凌霜思量片刻,叹息说道。
“其实也不用把天下亿万人,每一个个地去做思量,这样做了还不如不做,因为根本完成不了。”
“古人云,性相近,习相远。人之天性相近,导致其后人人思量不同最大的便是习惯。而导致习惯的主要原因无外乎这两点。其一,地域,一方水土一方人。”
“其二,行业。布商为布烦恼,铁匠为冶铁忧愁,农民为春种秋收殚精竭虑。故此,再要在各个区域各个行业中,推出一人,让他们去代表各自的利益,在来做讨论,事情便可简单一些。”
江晨讲解了一番思路。
“.......”陆凌霜听着江晨的话无言。
好似他的脑中早已谋划了好一切。
半晌后,才有些犹豫地问道:“你打算什么时候起兵?”
“!?”江晨惊出一身冷汗。
虽然与所熟知的历史有些出入,但是朝代的更替走向却大体相同,大乱是必然的。只是在江晨心中,依然对潜伏在暗中的穿越者大军抱有极大的希望。
所以枪打出头鸟,在联系上穿越者大群暴露前,自己苟活为上。即便到了天下大乱,应该还有个几年时间。
说不定,到了金兵南下攻入汴梁城中时,城楼上,某个跳大神的道士装神弄鬼,大开城门,召唤六甲神兵。
城楼下,穿越者大军开着一辆辆豹式坦克从某个极为隐蔽的出口蜂拥而出。骑兵对坦克,弓弩飞箭对加特林。
江晨神游天外,想到这里便莫名其妙地笑了笑,轻声喃喃道:“南无加特林菩萨,一息三千六百转,耳根清净渡世人。”(注1)
“什么菩萨?你是摩尼教的人?”陆凌霜见江晨嘴上的一丝微笑,又好像低喃什么菩萨,便开口询问道。
“什么摩尼教?”被陆凌霜一席话,江晨思绪从就从天外瞬间被拉回了现实中来。
“没,没什么。”陆凌霜只以为江晨不愿多说,便不在多问。
毕竟睦州一带的摩尼教教徒蠢蠢欲动,她多多少少也听说过一些。其口号‘是法平等,无分高下’又于江晨口中所说极为相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