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金军南下(1/2)
看到刘信启盯着自己,刘信昂赶紧又补充了一句:“他们水军部不也设立有陆战队。”
“有这事?西进战略的时候,水军没有全力支持陆军?”刘信启没有再问刘信昂,而是看向高远。
“并不是未尽全力,而是力有不逮。水军部目前的新造船只和州级福船,都不适合在内河航行,只有一些州级和县级的沙船能够进入内河,加上海外的任务也比较繁重,所以今年在支持陆军西进战略的时候不够充分。”高远硬着头皮回道:“所以明年的预算中,我计划建立一支内河水军,建造一批适合内河航行的运输船和战船,到时候再配合陆军作战就能够做的更好了。”
“是!”进门的警卫领命出去通知相关人员。
“来人,召集赵英豪、刘智杰、吴进、叶家和目前在蓬莱的军机院各部长。”刘信启抬头看了看办公室角落巨大的座钟:“午时来我办公室开会。”
“属下必将竭尽所能。”两人起领命,然后出了办公室。
“可以,你们两个部门在这次危机中,要精诚合作,为盟里提供最及时准确的报。”刘信启勉励道。
“行,赵国就由我们军司主要负责吧,我担心谛听的人手不够。”刘信宝接话道。
“最后,南边也不能放松,我想赵国肯定不会坐视我们强大。”刘信启想了想,还是再次强调:“之前赵国联金灭辽就是前车之鉴,教训近在咫尺,不可不防。”
“好的。”徐忠点头,西边主要是谛听负责。
“除了金军,西边的伪齐也不能放松,伪齐现任的摄政王能够力挽狂澜,稳住崩溃局势,说明其还是非常又能力的,不排除他们会跟着金军一起行动。”刘信启再次补充道。
“是。”
“好,你们尽快安排人手,盯着金军的水师,注意不要让他们在海上搞事。”刘信启安排道。
“行军速度倒是不快,初步估计行三十里左右,从燕京到达济河一线,需要二十天以上。”徐忠回道。
“行军速度如何?多久能到济河?”刘信启想要知道己方还有多长的准备时间。
两个报部门都探查道,那就可以确信了。要知道,兴汉盟的谛听和军司是独立运行的,偶尔有配合,但平时都是互不干扰,不可能被同时策反或者迷惑。
“军司也收到了同样的报。”刘信宝跟着说道。
“确定了,燕京的谛听探子汇报,金军全部出动了,估摸着有十五万兵力,且都是主力军,今天天亮后侦骑四出,旁边的州县已经在配合调集辅军和民夫了。”徐忠回道。
“确定是冲着我们来的?”刘信启皱着眉头,金军这次确实有些突然,兴汉盟这个军事系统已经在准备轮休过年了。
“我们已经安排人在调查了,临时抽调了登莱两州一百多探子前往北地。”刘信宝接着补充道。
“不清楚,之前河北之地确实没有征集和运输粮草的迹象,我们都认为金军若是南下,也是在年后了,没想到他们在年前突然行动。”徐忠摇了摇头,这个问题让兴汉盟两个报部门都很紧张,担心是不是报系统出了披露,没有侦查到金军粮草征集和运送的迹象。
大军出动,必须先行准备粮草,甚至要将粮草先期运输到大军行进的路线上。若是没有做好前期的粮草准备工作,后勤就会成为大军行进的最大麻烦。
“之前不是没有南下的迹象吗?怎么突然就南下了?”刘信启问道。
“紧急军,金军南下了。”徐忠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