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一个文艺的故事(1/2)
  《春风不眠夜》放映厅!
  众人在观影,其实在看到文艺的片名,大家基本可以确定,这绝对是一个文艺的故事。
  事实如同他们所料。
  开篇几分钟,就已经点题了。
  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中,性情温婉的黎姝,经营着一家濒临破产的小商店,每天为生活而奔波辛劳。
  一天,林加羽出现在小镇,他是个画家。
  一个贫困拮据的画家。
  三餐不济,却坚持自己的艺术创作。在他的眼中,残破的小镇,充满了难言的艺术美感。
  所以他决定留下来,将小镇入画。
  对小镇的居民来说,他终于外来者,而且每天不干正事,天天在小镇中闲逛,东张西望。
  大家警惕他,觉得他不是好人。
  没人愿意与他接触,他也没兴致与居民接触,每天就游离在人群之外,与大家格格不入,孤寂、萧瑟。
  电影十几分钟过去。
  作为电影的男女主角,林加羽与黎姝,几乎没有讲过一句话,甚至没有过眼神的交流、接触。
  这像是两个陌生人……
  好吧。
  在电影中,两个确实是陌生人。
  最多是画家,偶尔在小店中购买东西的时候,黎姝才会多看他一眼,十分警惕。
  文艺片就是文艺片,剧情推进十分缓慢。
  如果是快节奏的商业片敢这样拍,估计观众早不耐烦,不是叫退票走人,就是干脆闭眼睡觉。
  当然,剧情慢,才考验导演的功力。
  反正现场的一些观众,居然也看得津津有味。
  因为孙玉竹是出了名的构图大师。电影的画面,人物、景物、风光,包括残破的小镇,在她的镜头下都有特殊的魅力。
  这种魅力,不是某些影视剧,为了展示“干净”的画面,直接添加了十层滤镜,还开了美颜,让人物、景物,呈虚幻的效果,彻底的失真。
  这是一种质感,一种让业务人士惊叹,普通人赏心悦目,看着十分舒服的美感。
  不愧是大师的手笔。
  一些人感叹,孙玉竹几年没掌镜,依旧是宝刀未老。
  说起来,她应该算是业界,能教又能导的厉害人物。因为很多导演拍戏,靠的是自己的天赋,自己的领悟力,却不知道怎么把自己的经验、感悟,传授给其他人。
  影视学校的教授、老师之类,则是理论派。让他们去拍电影,这是在为难他们。
  孙玉竹在影视学院教书,出山又能拍质量上乘的电影。
  这算是“能文能武”,理论联系实践的大行家。
  也难怪,受到许多人的敬重。
  ……
  银幕中,电影的剧情,渐入主题。
  男女主角本是没有交集的平行线,忽然之间交叉在一起。
  主要是一天,黎姝感觉小商店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她干脆把商店后面的仓库改装成房间,对外招租。
  由于价格低廉,引来了林加羽。
  两人正式开始了“同居”的生活。开始的时候,两人基本是早出晚归,见面的机会不多。
  但是当林加羽,收集的素材差不多了,正式开始作画。
  这个时候,黎姝才知道,原来这个“游手好闲”、“不干正事”的家伙,居然是个画家。
  她无意中路过,发现他的画,似乎不错。
  尽管这个画家,看起来很穷,但是也属于正经职业,这让黎姝多了几分安心,也多了几分关注。
  日子一天天过去。
  冷不防一天,林加羽找到她,问她哪里可以打零工。
  画家的钱花完了,没钱买颜料。他准备打几天零工,攒够了钱,再继续作画。
  黎姝一脸惊奇,犹豫了再三,决定让林加羽帮自己拉货。
  商店很多东西,小镇是没有货源的,需要托人,到几百里外的县城采购拉回来。
  一路上的运输、油钱,差不多占了一半利润。所以小店的生意,看起来似乎不错,却没赚多少钱。
  在确定,林加羽会开车,黎姝决定自己进货。她借了辆面包车,让林加羽载自己去县城。
  一路上很顺利,但是拉货回到的途中,车子抛锚了。
  两个人不会修,救援电话又打不通。
  荒郊野岭,人烟稀少的公路。就算偶尔有车经过,却不敢轻易停下来,无视两人呼叫的声音,直接呼啸而过。
  无奈之下,两个人只好捡来了干柴,点燃了篝火。
  寂寥的大地,璀璨的星空。
  天地广阔无垠,显得两个人是那么的渺小。
  沉默好久之后,两人终于开始聊天。他们敞开了心扉,聊起了各自的人生,谈论彼此的理想。
  林加羽想去大都市,举办自己的作品展览。
  黎姝则想赚更多的钱,日子过得轻松一些。
  春风吹拂,第一个不眠夜结束了。
  早上,终于有车子愿意停下来,帮两人拖着抛锚的车子,来到了几十里外的小镇修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