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华年 22.无绪无绪,落落一襟轻举。(2/2)
一股龙涎香气扑鼻,抬头后两人对视,如此近距离看宋微时,发现虽他年纪小自己两岁,可是眉眼已然长开,面部的棱角初现,唇薄绯红。特别是他的眼睛,犹如辰星,闪亮光洁。
就好似在哪里见过般亲切。
许是察觉到自己的失态,如梦迅速后退三步,可是慌张中扯下了他的腰佩。两人先是愣了一瞬,而后相对而笑。
“怎地四小姐家人如此喜爱这块玉佩。”
宋微时首先打破了沉默,上前拾起了玉佩。
“这玉佩的结子开了,想必要新打一副了。”
如梦望着宋微时手中的玉佩道。
“四小姐扯下了某的玉佩,不会不负责吧。”
“你府上想必有绣工,这个一会就能结个新的。”
“既然不费什么心力,四小姐自己承担吧。”
说着,把玉佩塞进了如梦手中。
“走吧,我送你出府。马车可是停在了后巷?”
虽是询问,宋微时的脚步却一刻也没停下。此人真是明知故问。如梦手握烫手山芋,揣进怀里还是手提着比较好?犹豫再三随手塞进了福袋里。
宋微时走在前面,可也能瞟见她的小动作,那副无处安放又不能回绝的样子,令他甚是愉悦。
给如梦送到王府后门,宋微时不便出府。也不知从哪里唤来个黑衣人,给如梦送上了马车。
青木也不知自己何时开始做起了小杜子的份内事,哀叹王爷大了,不再需要他了。
马车摇摇晃晃的回了平阳侯府,再有月余就是新年了,侯府今日挂起了灯笼,这倒是给这冬日添了几分暖意。
“四小姐,侯府门前停着辆马车。”
“许是元旦来送节礼给大伯的。我们绕过去走东门吧。”
东门入内不远就是姨娘的小院子,如梦想着无事,不如陪姨娘说说话。
“这么冷的天,梦儿不要总跑姨娘这儿了。”
“无碍的,梦儿闲来也是无事,看看姨娘这有甚需要。”
“莫惦记我了,你父亲三两日的送东西过来,姨娘甚都不缺。”
“哦,父亲可是将你的事说与母亲了?”
“二夫人知晓了,还跟你父亲怄了气,这不,昨儿个夜里又歇在了三姨娘那里。”
“无妨,姨娘不要担心,只管安心养胎,等老夫人知晓,定会安抚母亲的。倒是姨娘你近日可是又胖了些?”
“这整日的补着,天寒地冻又不能出去,自是胖了的。”
四姨娘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脸庞,如梦这边似担心什么,皱起了眉头。
“梦儿可是有心事?”
“姨娘可还记得二姨娘?”
“这好生生的怎地提起了她?”
刘昌除了原配外,令有三房姨娘。因着都称齐氏为二夫人,所以第一个姨娘就称呼为二姨娘,其次是三姨娘、四姨娘。
这个二姨娘本是二老爷的青梅,其父是老平阳侯的书童,后来做了管家。因着身份不能做大房,在齐氏入门后就纳进了后院。
齐氏生了大女儿如烟后,二姨娘与她二胎同时怀孕。年纪轻,又无经验,加上二老爷甚是宠爱,什么好东西都紧着她。才怀胎六月,整整胖足了一圈。
等到生产之日,因着胎大体虚,折腾了一天不见下,孩子憋死腹中不说,大人也没保下。
“姨娘也是一时慌乱,竟没了主心骨。梦儿,那姨娘该如何?”
“这?姨娘,梦儿还未出阁,这孕育之事也不懂。只是忽然想起小厨房刘婶说,二姨娘卒死那日,血腥气飘满了院子,两天都未散去。”
“翠娥,明日一早你去正阳街上的安保堂请个医者来。”
如梦忽的想起什么,唤过母亲的丫鬟。
“梦儿,御医都看过了,没什么问题,还请医者做甚,姨娘看不必了。免得你父亲知晓生疑。”
“姨娘,你有所不知,这安保堂,除了保胎安胎,还可以根据妇人的体质开那安胎食谱。明日让他们给母亲定制套食谱,我们也不必如此大费周章的进补了,还不得章法。”
“好,那明日就叫翠娥去走一趟。”
如梦又陪四姨娘闲聊了会,看着姨娘瞌睡,就回了自己的院子,临走时嘱咐翠娥,明日医者开了食谱,给她院子送去一份,她端详端详。
回了闺房新玉小心的掩上房门,悄声和如梦说道。
“四小姐,奴婢打听到了,那门口的马车是何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