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看点 之五(1/2)
我写字的习惯,本来就很“各色”。
就爱把最想说的关键“答案”悄悄咪咪地写出来,绝不煽情,更不“划重点”。
有这样叙事习惯的文字作品不多,歌曲倒是一抓一大把。
最典型的当属罗大佑的《是否》,激情澎湃的“副歌”啰嗦什么:“......~多少次的寂寞挣扎在心头~......~多少次我忍住胸口的泪水~......”
我坚信这些都不是罗大佑想告诉听众的,最想说的那句话,恰恰用了最“低调”最平淡的音符:“~情到深处人孤独~”。
后来听到很多其他人的改编翻唱,一听到翻唱者把这句“~情到深处人孤独~”强调得声情并茂,我就会扼腕叹息。
所以我多次劝我为数不多的看官们,说:得慢慢读啊,别怕啰嗦......
你看得过瘾的部分,说不定没什么“营养”,时不时冷不丁冒出来的那几个字,才是我最想说的话......
顺便再说说一些其他事。
文中我还会故意淡化一些......怎么描述?“矛盾”?不妥,十几岁的孩子能有多少“矛盾”?就算“拧巴”吧~
淡化过的“拧巴”一,人物与人物之间的“拧巴”。
包括父子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