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穿越了也逃不过的相亲(1/2)
看着郭姨娘与赵母相差无几的容颜,即使母亲年岁略大于她,但是论保养来说,郭姨娘皮肤明显太糙了,想是平日连脂粉都极少用。
话说这郭概也是真厉害,一口气生了四个女儿,而且不愧是历任各路提点邢狱的法家门徒。
其择婿眼光确实犀利独到,其女分别嫁给了赵挺之、陈师道、高昌庸、谢良弼。
前三者如今都声名鹊起,在朝中任职,唯独谢良弼拉胯,科举失意,入官无门。
但是谢良弼的后人却不拉胯,比如其子谢克家,北宋灭亡之际,携玉玺迎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承继大统。
其后嗣谢深甫,官为右丞相,谢道清为宋理宗皇后。
吃完火锅后,赵母和郭姨娘在说着体己话,小孩子们都跑到庭院里撒欢逗猫。
剩下的都是女眷,赵明诚想开溜的,被赵母特意喊住留下来了。
“最近家里还好吧,几个外甥都没饿着吧?”
“挺好的,还要谢过明诚外甥和阿姐,长子和次子正好是要上蒙学的年纪,家里又无余钱,本来是想让他们在家中自学,由我偷偷启蒙,闲暇时再让我家官人指导一下的。”
“那怎么行,太学全年就休九天,你指望那姓陈的能教几天啊?至于你教,传出去你家官人可没脸咯。”
“额,这不是明诚外甥托你送来了几次稿费吗,正好解了燃眉之急,如今两个都上了蒙学,只是....。”
“那姓陈的又欺负你们母子了?他敢!”
“哪有,官人对我们还是极好的,就是性格拗。只是官人好像知道了,这几天回家吃晚饭,都只吃饭,菜却一口不动,也不问我是怎么让两个幼子上的蒙学。”
“确实,你之前没钱连盐都不放的菜,他都能吃得津津有味。没事,发现就发现了,你把钱都尽量使出去,反正他一直在四郎的报纸上发文章,稿费完全不缺。”
赵母自从赵明诚的报纸开始大量创收后,再也不用抠抠搜搜了,说话行事都越来越大气。
“恩,谢谢阿姐。”
“我的亲二妹啊,你看你明诚外甥啊,明年就要行冠礼,已经老大不小了,他那两个兄长倒是早早的娶妻生子了,可我现在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四郎的婚姻大事,我听说二妹你在汴京有很多闺中密友,你看.....”
赵明诚正百无聊赖的拨弄着碗筷,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娘亲留自己下来是为了给自己找老婆,天啊噜,见姨娘看过来,只能礼节性的皮笑肉不笑一下。
“是有很多,可是.....”郭姨娘压低了声音,“她们府上官人基本都是元祐旧臣,你家官人不会喜欢也不会同意的。”
“二妹你先说着看嘛,官人那里我自有办法,你总不能让四郎又和他两个兄长一样,摊上那么没德行的妇翁吧(妇翁即岳父的意思),不过话所回来了,二妹你认识的就没有亲变法派的吗?”
“额,好像是没有耶,”郭姨娘忽然想到一人,兴奋的说道,“有了,有了,苏门李员外郎正好有一女,年龄还蛮合适的,而且这李员外郎是个不折不扣的清流派,对新党没有太多微词,所以虽被归为元祐之人,却能在尚书省挂职。”
赵母眼睛一亮,这不正是自己想找的吗,清流派,那德行自然没话说,又在京都任职,结亲也有帮助,简直太完美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