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李迥的反击(1/2)
打头的是吕本中,这货自从在汴京日报担任诗词板块的编辑后,人自信了好多,更是直接放弃了科举这条出路。
按他父亲的品阶的话,以荫补也能混个承务郎(文散官第二十五阶,从八品下)当当,所以不事科举对他来说反而是种解脱。
吕本中还在指着手上的报纸,给后面的一群太学生吹牛,不料一回头就看见了赵明诚。
“赵兄,你怎么在这?”,吕本中接着向赵明诚大倒苦水,“你不是在编辑部请了几天假吗,昨天老黄他还自嘲自己白天经义,晚上审稿,活的还不如牲口呢。为了不让他感觉组织虐待他,我们还一起帮.....”
“打住!我知道他辛苦了,你们也辛苦了。”
赵明诚一脸无奈的说道,“我此行也是为了给他卸担子啊,这个一会再聊,吕兄,我是来找礼部李员外的,这附近你熟,是我后面这座府邸吗?”
“对,就你身后那座,”吕本中疑惑道,“你怎么也找李员外啊?该不会是你想让他接替老黄当主编吧。”
说着,吕本中将赵明诚拉到一边,轻声说道,“他确实够格,可他有官身啊,哪有时间给你搞报纸?”
“哎,吕兄,不是你想的那样,”赵明诚和吕本中解释清楚了自己的目的,才径直走到李府门前拍打门环。
等待中,吕本中也道出了他的来意。
原来因为负责的辩论板块这几天又过于火爆,汪藻私试结束这几天来编辑部都比较早,今天一早他震惊的发现杨时竟然下场参与辩论了,就和早起来编辑部摸鱼的吕本中提了一嘴。
吕本中也当场惊到了,他只是不想旬假的时候见自己老爹的臭脸,就来编辑部和小伙伴们吹吹牛,结果竟然得到这么重磅的消息。
说来吕本中与赵明诚前身还是非常相像的,一样的父亲属于变法派,一样的自小爱慕苏黄的诗词,又一样的不擅长经义文章。
两人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之徒,唯一的区别就是吕本中还真就入了苏门,师从陈师道。而赵明诚却一头扎进了金石学,从此不可自拔。
杨时作为程门四大弟子之一,洛学的领军人物,他的下场自然给这场经义之争又添加了一把火。
吕本中知道后,自然是坐不住了,虽然是他不喜欢的经义,但好歹是苏门中人,而这次蜀学中打头阵的又是自己的老师陈师道。
他先是去太学找了还在阅卷的陈师道,后者浑然不在意。
不就是杨时吗,讥讽苏轼写的诗都是议论朝政是非,主张写诗应该强调儒家温柔敦厚的说教形式,公然夹带私货还羞辱蜀门领袖,陈师道早就看他不顺眼了,正好可以借机骂上两句。
吕本中从老师处无功而返,于是就地在太学纠结了一干蜀学子弟,准备商议对策,李迥提到可以请出堂叔李格非。
李迥认为,李格非不仅是蜀学除陈师道外在汴京最有影响力的,而且文章写得极好,自是抗衡杨时的不二人选。
至于名气更大的苏门四学士,众所周知都在岭南附近吃土呢,压根来不及写信约稿。
大家很快就此达成了一致意见。这不,吕本中又带着一干蜀学子弟马不停蹄的来的李府,准备请李格非出马。
听后,赵明诚也不得不给吕本中竖个大拇指,感情你这一早上的跑上跑下,就为了蜀派不丢面子呗。
看来吕本中还是太闲了,赵明诚决定以后把燕乙那群孩子都丢给他管,让他当孩子王,省的他不事科举后整天无所事事。
不多时,李府管家出来了,李迥出面说明来意,把他们一行人带到了前院的会客厅。
赵明诚坐着喝了点茶水,吕本中则与李迥等人在一旁商议之后如何如何,务必要说动李格非之类的。
赵明诚对这些压根不感兴趣,但他乐见其成,两派闹的越厉害,越有助于汴京日报拓展名气,加速发展,这种免费广告他可太欢迎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