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宋末不偏安 > 第四十三章 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第四十三章 恨古人不见吾狂耳(1/2)

目录
好书推荐: 初夏的觉醒 开局黑科技只有我知道剧情 权游从领主爆兵系统开始 我孩子的妈妈是大明星 阴阳主宰者 我不是真的仙帝 我成为了光明神 我的孢子分身 诸神最后的希望 漫威修炼秘术

赵明诚自是火急火燎的就赶去马行街,准备租马去往长社,却不料在这里又碰见了吕本中。

两人聊过一阵才惊觉他们竟又是同寻一人,原来吕本中刚打听到苏门弟子李廌就居住在长社,准备趁热打铁,请其发文壮大蜀学声势。

“赵兄,看来咱们又得同行了。”

“哈哈,吕兄,今日可真是有缘啊,你认路吗?”

“不认,到时候去县衙打听一下吧。”

“刚才李员外画了草图给我,寻一熟悉地形的向导带路即可。”

租了两匹马,找了个对长社附近很熟的马夫做向导,二人同骑一马跟随而去。

京西北路颍昌府,长社县,骑了快一个时辰,几人终于赶到了李格非所述之滹沱山,路上就只囫囵吞枣吃了点干粮,着实有点疲倦。

滹沱山紧邻潩水。潩水原名姬水,传说黄帝长在姬水之畔故称姬氏,是颍河的一条支流。

按照李格非所画简图,二人一番寻找,确实找到一处院落,内里一间茅草屋,门也未锁,屋内摆设简单,除了满地的文稿外,空无一人。

一边灶台上仍有余热,说明主人离开不久,二人便又往山上寻。

走到一处小溪旁,山林中能隐约听见传来的笑声。再行几十步,已能听见明晰的说话声。

“酒来!”

“有酒无诗,岂不憾矣?”

“方叔,我等皆是客,你是主,不如先来起个头。”

“好。”

只听见咕噜咕噜的狂饮声,然后把酒壶重重的按在石桌上。

“醉后诗成...笔似椽,客来倾酒酒如...泉。怜君常得酒(嗝)中趣,愧我经春只惨然。”

诗罢,放声狂笑,笑着笑着竟传来哭声,邻客见此也神伤不已。

这时,竹溪小亭旁的石路上走来两个上气不接下气的年轻书生,正是赵明诚与吕本中,此时二人已经有些喘不上气了。

众人还自感伤中,赵明诚二人平息了好一会儿这才上前去打招呼。

其中一个客人听见声音,回头看见二人,惊讶道。

“吕贤侄?你不是于太学修读课业吗?”

“啊,是李伯父啊,此事说来话长,容晚辈慢慢道来。”

吕本中见其也在,甚是高兴,买一送一的快乐,懂的都懂。

众人坐下一番交谈之后,这才知道两人来访缘由,俱都看向一旁落寞独酌的李廌,角巾素服,乱发丛生,眼角有明显的泪痕,满脸尽是沧桑。

赵明诚这才惊觉此李伯父竟不是李廌,见其一脸吃惊的表情,吕本中忙小声给他挨个介绍。

原来这个李伯父却是李之仪,那个吟出“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的李之仪。年初刚被御史石豫弹劾,说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于是被这么草率的被停职了。

而坐于另一旁一直为众人斟酒的则是潘大临,善诗文,又工书,常与苏轼、黄庭坚、张耒同游,虽不是苏门弟子,却与苏门交往密切。

今天李之仪恰巧与友人潘大临一起来访李廌,畅游山林,这才有了众人的相遇。

见李廌一副不愿交谈的模样,李之仪只得开口说道,“两位贤侄可能要白跑一趟了,方叔(李廌字方叔)早已不爱慕虚名,发文章任主编之事不如再寻合适人选?”

赵明诚赶往掏出李格非所写引荐信,递给李廌,说道,“李居士,晚辈这里有李文叔公的引荐信一封,请拆阅。”

李廌却丝毫不理,只顾饮酒,头发散落下来,盖住了他无神的双目。

李之仪见李廌不接,气氛过于尴尬,遂代为拆阅,俱是陈明利弊,苦劝之词。

苏门这些年太惨了,同为苦命人的李之仪,又刚逢罢官,怎么能体会不到李格非的良苦用心,只是李格非久在京师,并不知道现在的李廌已经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