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宋末不偏安 > 第八十二章 小孩子才做选择,朕全都要!

第八十二章 小孩子才做选择,朕全都要!(1/2)

目录
好书推荐: 初夏的觉醒 开局黑科技只有我知道剧情 权游从领主爆兵系统开始 我孩子的妈妈是大明星 阴阳主宰者 我不是真的仙帝 我成为了光明神 我的孢子分身 诸神最后的希望 漫威修炼秘术

不出所料,虽然在汴河水患一事上被赵煦打压,可作为变法派绝对的领军人物,蔡卞还是第一时间跳出来亮明立场。

“臣还是之前那个观点,制科的要点全在记忆背诵,与经义理解做学问无关,且策论之作往往还不如进士科,完全有悖于设立初衷,可见开制科并不能取到足堪一用之人才,臣请陛下三思而行。”

变法派对制科这么大意见不是没有原因的,守旧派都是些文采出众的文豪,而变法派虽然文采也还行,可终究不如这些守旧派,自然对这种偏重于元祐旧党知识分子的制科没有半点好感。

其实赵煦一开始也是这么觉得的,他刚亲政的时候,开了一次制科,结果发现入选制科第五等的张咸、吴俦、陈旸三人,其试策文理还不如当年的进士科,所以那次之后制科就被赵煦下诏废除了。

如今蔡卞拿自己当初的理由来反对制科的重开,无疑是打他赵煦的脸,赵煦自然不会有好脸色给蔡卞。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边事羁縻,急需熟悉军事之才,故要大开制科方便之门,以选非常之才。朕意已决,此事无须再议。”赵煦的态度异常强硬,蔡卞其实也知道希望不大,没怎么坚持就拱手退回班列。

赵煦见此心情才稍微放缓,面色重归温和,“至于考试的具体章程,还有赖于诸卿谏言,凡是有其可取之处,朕都会认真考虑的。”

中立派的许将出言来说废话了,“若依旧例,制科取士的章程,是仁宗时期就确定了的,凡参加制科试者,必先缴纳策论五十首以及试六论,只有两关皆过者才有资格参加御试。”

章淳对制科倒也不是一棍子打死,既然要放制科,那么断不能采取旧例,必须要有利于变法派才行,也就一定得改变旧例,于是出言说道。

“若按旧例,制科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与科举常科无异,而众所周知制科相较于常科明显太难,每科考中者不过二三,甚至有空科的情况发生。

据此,臣有三问:

其一,试问那些被常科罢落的士人,凭什么通过形制相同难度更高的制科呢?

其二,制科所设科目名不符实,考题俱是偏僻艰深、死记硬背之内容,即使涉及经义也多是细碎经义,不能观其才用。此制科到底是选拔非常之才,还是记忆力高超之才?

其三,旧唐的制科比进士科待遇更好,一旦中之,可立即做官,时人都以中制科为荣,而依旧例制科分为五等,前两等虚置,只以后三等取人,后三等也只不过是等同于进士第二等以下。

于是,虽赏物高悬,却几乎不可得。“非常之才”若无“非常”之遇,此制科又如何称之为制科?”

章淳洋洋洒洒一席话,可谓真知灼见,把旧例的制科之弊说的清清楚楚,大家心里暗自赞叹,面上自是应和章相的发言,纷纷表示赞同。

黄履也不甘寂寞,出言说道,“真宗有言,制科的求人之道,应不是以‘积学’中选,而应有‘济时之用’,臣非常赞成,制科考试当不能等同于常科,应彰显其取济世治用之才的特殊性。”

这点倒是赢得了在场君臣的一致认可,制科若是如进士常科一般取士,又何必单设一科,还浪费人力物力,最终只不过是相当于在常科里再加一道筛子筛人而已,如何能取得非常之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