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安西事(1/2)
“举头旺明月,低头,低头是故乡……”一个中亚土著居民结结巴巴的背出了李白的这首诗。
“嗯,还不错。你的汉语要多加练习,这次就给你通过了。”这名安西都护府的官吏在文件上盖上了钢戳。
这位土著居民看着鲜红的两个大字“合格”,不由得笑出了声。
“从今天起你将正式获得分配土地的资格,以及安西都护府各种福利。等建国后你就是堂堂正正的安西帝国子民!”
“多谢这位大人,我还需要做那些事情。”
“哦,我差点忘了。你还需要一个汉名以及家庭住址。我们将会就近给你分配土地。”这名安西工作人员笑到。
“好的,我这就去那边登记。”
安西的新政策陆陆续续的公布了,虽然已经商定好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是并不是一起公布的。毕竟一口吃不成胖子,而且百姓接受也需要循序渐进。
就拿刚刚的事情来说吧,正是因为安西公布了只要背出一首诗就可以获得分配土地的资格,当然随着掌握诗歌越多,土地获得也就稍稍增加。
“姓名。”
“我叫穆罕默德*马里木”这名土著居民说出了自己的名字。
“那么你想改成什么汉名?要有姓氏,人名,表字三个哦。”
“那我改姓马,就叫安西。表字?表字嘛。”这位居民有些头疼,本来就知识匮乏,现在还要起个表字。
我太难了,早知道就请汉人村长,教谕为自己起好名字再过来了。
初入新手村,开局全靠莽啊。
“就叫利牧吧,怎么样?”工作人员看他脑袋都快想破了,就给他一个小小的建议。
“好啊好啊。哈哈,我从今天开始就叫马安西,马利牧了。”马利牧高兴的手舞足蹈。
工作人员也很庆幸,还好上头要求改名字要有名和表字。要不然大家重名太多怎么办。
毕竟重了人名,还有表字,哪怕连表字都重了不是还有姓氏嘛。总之就是重名几率大大降低。
就拿今天早上来说吧,十个人里有五六个要用安西的。很多人都没有考虑清楚就来了,还好我们这些工作人员足够机智想出了一个又一个表字或是名字。
马利牧和同乡一起兴高采烈的往村里走。
“马里木,你叫什么名字啦?”
“我现在可是叫马安西,字利牧!怎么样这名字。”
“你们听听我的,我叫杨无疾,字无病。没有疾病身体健康!哈哈。”
“对了,你们要的是粮田还是草场?”又有一人插嘴到。
“我要了草场,毕竟咱也不会种田啊。你们呢?”杨无疾说到。
“哈哈,你们这是都没有了解清楚吧。”马利牧兴奋说到。
“啊?这里面有什么道道?”众人不解。
“嘿嘿,我可打听清楚了,安西要大修水利,刚好我们那边河水多,你说汉人以粮为天怎么可能不开垦土地呢?”
“这和你选粮田有什么关系?你种田还能比得过汉人?”杨无疾不屑道。
“种不过,可以慢慢学啊。安西都护府说了只要选择耕种的会有专门的农业官员下来指点,而且五年内偿还所有后再来三年十二税一的优惠政策。
等三年后才恢复十税一。
你们说选粮田好不好!”马利牧得意的很。
“草(一种植物),我选错了。我还能改吗?”杨无疾痛心疾首的说到。
“老杨,你也别后悔。虽然放牧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但是我也打听了。农牧司顾问阿里衣。。。”
“就是那个献出了塔什干城的阿里衣?”
阿里衣:能不能不要再提这件事了,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好吧。我只想安安静静的当个高官显贵。
苟作者:咳咳→_→一脚踹一边去。
“没错,就是那个阿里衣。他投降后被大都护任命为农牧司顾问,未来一定可以当上农牧司扛把子!”
“快说,他怎么了?”杨无疾顾不得羡慕,急切的说到。
“听说啊,他给大都护上了一道关于牧业的折子,里面写了对牧业的种种改良。
比如加快畜种改良,舍饲圈养,集中育肥,种植牧草……。诸如此类的措施都要推广开来,所以未来的畜牧业一定会比现在赚钱。”
“这些,这些真的会推广到我们每个牧民头上?”杨无疾快感动哭了,中亚地区名族复杂,往往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少的名族淹没在这里。
也正因为如此诞生了不少的王朝,但是都没有一家像冯云山这样对他们如此优待。
“如果安西都护府的官吏没有骗我的话那么一定会推广到我们每个子民身上的。”
马利牧顿了顿说到:“只是有一点不知道好不好。”
“什么事情?难不成安西还要把我们的土地收回去?”有些人急了,他们祖祖辈辈都是权贵的佃户,奴隶。好不容易有了土地怎么可以就这样丢掉。
“急什么,马利牧还没有说什么事呢!”杨无疾声色俱厉的说到:“我把话撂这,大都护一定是心心念念为了我等小民着想,就算把土地收回去我杨无疾也不会反对!”
其实杨无疾也有些舍不得,但是冯云山这些措施真的让自己感动了,三大汗国怎么样,北面的那位亚历山大怎么样做的都不如大都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