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综漫之穿越万界 > 第十二章 驾驶条件的限制

第十二章 驾驶条件的限制(1/2)

目录
好书推荐: 身在海贼想当王却靠儿子打天下 棋魂之最强棋士 怪物之界 我在直播种田 我当捕快那些年 御剑盖世 极品小秀才 最强功法修炼册 开局豪宅签到一万亿 鏖战万星盟

“franxx是我在对叫龙的研究中,发现的人类女性的xx染色体,根据这一现象,进而深入研究,开发出来的对抗叫龙的机器。”

“要想能正常驾驶franxx,就必须让雄蕊、雌蕊同时存在,与机甲进行同调,只有联接值稳定后,才可以发挥出franxx应有的的实力,你明白我的意思吧?”

弗兰克斯博士端起桌子上的热气腾腾的咖啡喝了一口,对上杉修问道。

“真的没有别的办法吗?就不能让我一个人驾驶嘛。”

“抱歉,如果是雌蕊一个人的话,还有这种可能,但是只有雄蕊的话,想要驱动franxx纯粹是妄想。”

上杉修看了一眼沙发旁边小口小口喝着【浪漫之心】的zerotwo,心里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刚才他和弗兰克斯博士进入房间的时候,就看到zerotwo已经醒了,她一个人坐在窗户旁边看着远处发呆,手里还握着上杉修送给她的那一瓶饮料,只不过早就空了。

就算杯子里的饮料已经喝没了,zerotwo还是不舍得扔掉它,这是她出生以来尝到过的最美味的东西了,小女孩始终将其捧在手里,嘴里的吸管到最后都被咬烂了。

看到上杉修一回来,开心的她就缠着上杉修要了一杯新的【浪漫之心】,将原来的吸管慢慢插了进去,一脸满足地继续品尝杯子里的饮料。

回到了休息室里,上杉修就立刻撤去了身上的幻化魔法,在这里没有人会在意他那不同于人类的身体,用不着伪装。

随后,他便将自己要出去猎杀叫龙的想法告诉了弗兰克斯博士,央求对方给自己找一台配置优秀的机甲,作为回报,他可以配合博士对叫龙人身体数据的研究。

一开始,弗兰克斯博士只是怪异地看了一眼上杉修,没有想到后者居然对猎杀叫龙这么积极,因为一定程度上来说,上杉修和叫龙也算是一个阵营的。

他没有给上杉修过多地解释,而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坐在沙发上,思考着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要说他对上杉修没有觊觎,那绝对是放屁,毕竟上杉修现在的身体情况可以说是前所未见的,作为世界上第一例成功培育的男性叫龙人,其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但是从对方那诡秘多变的能力来看,弗兰克斯博士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办法控制住对方。

和zerotwo不同,弗兰克斯博士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上杉修的智力水平绝对超过了他现在的身体年龄,没有那么好糊弄。

言语上对上杉修不起作用,武力镇压更是痴心妄想,他相信,只要自己敢做出任何对上杉修和zerotwo有害的事情,恐怖的叫龙人少年会在第一时间把自己碾成肉泥,那种来自灵魂上的痛苦,他不想再体验一次了。

“franxx的驾驶条件你也看到了,机甲好弄,但是和你组队的雌蕊却是最关键的问题。”

弗兰克斯说的是实话,和zerotwo那时候遇到的问题一样,上杉修也碰到了没有合适的搭档的情况。

有人或许会说,哎,zerotwo和上杉修正好组一队不就行了,两个人都是叫龙人克隆体,应该没有问题才对。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

上杉修扭头看了一眼躺在沙发上,悠闲地抱着饮料喝,连话都不会说,只会卖卖萌的zerotwo,暂时放弃了和她组队的想法。

“还是,再养两年吧,现在的zerotwo还太小啦。”

雌蕊的确是驾驶franxx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不要以为雌蕊驾驶员穿好战斗服,在操作台上往那一趴就行了,其实他们的位置也有属于自己的控制界面,只是在雄蕊组队的情况下,不常用就是了。

franxx和训练机最大的区别,就是因为有了雌蕊的存在,有了他们的帮助,franxx庞大的身躯才能做出如此灵活轻盈的动作。

普通的制式franxx身高最起码在三十米以上,后来的13部队因为个性化的机甲,身高和武器配置也有所不同,大致在35米到40米之间。

翠雀号(delphinium)双手持着名为【envyshop】的二刀流武器战斗;

青葙号(argentea)作为特化近战与速度的机体,装载了两拳爪型武器【knightclaw】战斗。

金雀号(genista)覆盖着厚重的装甲,装载了以近距离巨大的破坏力为豪两拳的刺刀型大炮【rooksparrow】战斗。

吊兰号(chlorophytum)重视远距离攻击的支援型机体,双臂装备了散热片【wingspan】,可以长时间飞行。

鹤望兰号(strelizia)最为特殊,身高应该超过了40米,持着名为【queenpike】的巨大枪型对叫龙专用兵器战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遮天之无极大道尊 荒古圣体觉得我太极端! 一心退休的我却成了帝国上将 人形凶器,肉身成圣 万般特质加身,我终将成为不朽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仙武:从现实开始横推两界 工业克苏鲁?是克苏鲁工业!! 骑士不好当 佣兵战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