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烽烟将起?(1/2)
也确实应该了,不然周国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寺潭叶不明白这事儿跟贾政有什么关系,怎么突然这么关心。
“哈哈,那我就预先祝贵国将士旗开得胜,斩尽胡虏!”
不想,贾政得了寺潭叶的祝贺却没有开怀的样子,反而一本正经的说道:“唉~先不要说这些祝贺国朝的话,说不定还要相互祝贺呢!”
“政公,这是怎么说的?”寺潭叶摸不准贾政说的话。
贾政呵呵笑道:“昨日公干之时,我偶然听兵部的两位侍郎说话,内阁计划中不但国朝要遣大军扫荡漠南,还要邀请贵国大军出兵,两面夹击,共同杀敌啊!”
寺潭叶和萨满听了,精神一震,这是重要消息啊!
寺潭叶压住心里的强烈好奇心,问道:“不可能吧,政公,贵我两国从未一起征战,如何能共同出兵,闹不好人多手杂,反而不美。”
贾政毫不在意地道:“哎,不要紧。也没说要合兵一处,就是两国都出大兵参战就是了。”
寺潭叶故意摆出一副不肯相信的样子,质疑道:“那也不成啊,去年我国遭了灾,收成不好,而且新君继位不久,事务繁多,哪里有钱粮出兵。”
贾政看寺潭叶就是不信,赶紧说道:“这有何难,内阁早就想到了。去年江淮民乱被朝廷兵马清扫得差不多了,夏收有望。再朝廷再挤一挤,总有一些钱粮相助。”
寺潭叶听了觉得还可以,周国君臣也不是蠢货。“那还差不多。不过这都快到五月了,贵国朝廷向来......向来富裕,但调集了众多的大军和粮草辎重,说不定都到秋季了,秋季瓦剌人的战马可就养肥了,到那时损失更大啊。”
贾政听了,马上就是一副欣慰的样子,点头道:“嗯,你所忧虑的也是有道理的。看来不亏是名家高徒啊,能有这份考虑果然不是一般的少年。”
“政公过誉了,良不过是走的路多了,经的事也多了而已,当不起政公夸奖啊。”其实心里腹诽道:你这什么意思,还真把我当你儿子了啦?
贾政抚须含笑说道:“呵呵,没过誉,没过誉!有为而能自谦,风范卓然呐!若是我那孽子也能......罢了,提起他就来气。
不说他了,你所考虑,内阁诸公自然也能考虑到。所以特意做了准备,如今已经开始自各地运输了,待两国协商妥当,也快了很多。圣上已严令,直隶及齐鲁诸州府,不得拖延!”
寺潭叶点点头,这次还靠谱些。众所周知,农耕帝国要策动一次大战,尤其是无后方无依托的对外远征,就要提前准备海量的粮草物资。
不说这个过程中的损耗,只说封建官僚体系各种扯皮推脱贪污,就让这个过程耗时太长。等调齐了物资,战机早就过去了。
前些年趁着寺潭叶的老爹老贝亲王征伐棒子国,武帝国无暇他顾,周国从大理府出兵五万征讨东吁国。本来已经和阿瓦国定好了两面夹击,结果,由于巴蜀地区的官员效率低下,多花了一倍的时间才集齐了物资,但是东吁人已经备战好了。
到最后只好吃了一锅夹生饭,把东吁打到臣服,再割一些地方给周国。耗资无数,就得了这个结果,当时的周皇,也就是现在的太上皇极为震怒,处置了不少官员。由于备受打击,精力不济,也加快了他退位的步伐。
这回周国应该接受教训了,毕竟靠近统治腹地,运输要比滇黔等地快不少。
“嗯,看来贵国朝廷这回是认真了,瓦剌人有得受喽!”寺潭叶附和道。
贾政也感慨道:“想当年啊,我贾氏先祖就是起于微末,恰逢乱世,追随太祖皇帝戎马征杀,九死一生才挣下了这个家业,富贵传承。如今却成了诗礼之名族,子孙俱都不再从军了,也不知祖宗在天上有灵,会有何感想?”
寺潭叶认为贾政确实是有一种略带伤感的纠结。贾政本身从小酷爱读书,自然对于军伍一途是形同陌路。但是他的父亲、祖父就是周国的高级将领,统率大军四处征战,这是他家权势富贵的来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