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暗流(1/2)
申廉非常识趣,主动告辞:“两位殿下,快要回京了,下官去做些准备。”
寺潭叶点头,“你且去吧。”
申廉躬身退出院外,出了院门,转身就走。他们要说的多半是关于皇家的事情,自己还是少沾染为妙。
待申廉出了院子,寺前布才叹气说:“你先不要随大军诸将回京了,上个折子,先去辽阳府吧。”
寺潭叶越发的不安了,忙问道:“到底怎么了?”
“还记得登基大典的时候,都有谁和你一同奉迎新君?”寺前布一脸严肃。
寺潭叶愣了一下,脱口而出道:“内阁首辅、太极殿大学士羊祐之,枢密大臣、日南郡公祝子允。”
寺前布看了一眼东北,帝都的方向,沉声道:“陛下不满内阁和枢密院在朝堂在权力过大,要收紧权柄。”
寺潭叶大惊。脑子飞快转动,这里面潜藏着巨大的风险。他觉得能够预料到的风险就这样大了,然而更多的是未知的,以及不停变换的。
寺毓敃作为新君,其实不算新了,过渡期差不多也该结束了。乾隆上台没几年,他爹留下张廷玉等人下场如何?
一朝天子一朝臣!
在先皇病重,寺毓敃作为太子监国,一切以稳定为要,只求平安过渡。新君即位后,还是要稳定,让国家的官民人等,都适应新皇,稳固皇位。
稳定皇位后,就要实行三把火。这三把火颇有讲究,既不能做样子,没有威慑力和效果,也不能搞得太大,弄出乱子,下不来台就威望大损了。
三把火烧完了,才轮到收权。帝王都希望权力越大越好,它是一种奇怪的生物,一种有别于常人的心理心态在主导着这种“变态”的人。
内阁和枢密院、御史台,由于时值新旧交替,以及先皇信任的原因,权力有所扩张也是必然的。而寺毓敃如今要做的就是收回来。
这可不是说说就可以的,沾了权力的东西,太复杂了。寺毓敃要收到哪个程度?谁能保证皇帝只是收回到先皇中期时的正常水平?
再说了,大学士们和枢密大臣们扩大了数年的大权,就愿意拱手而让?不经过一番试探、交锋、妥协,这个事情没有完。而这其中被卷进去的其他人下场绝对不会是舒服的。
寺前布离开椅子站了起来,背着手在院中低头踱步。“据说,西院枢密大臣、沂水县公阮儁阮老大人要被陛下撤换了。”
寺潭叶也站起来走到寺前布的旁边,问:“要先拿枢密院试探?以往不都是御史台吗?”
寺前布抬头看着院里的青翠的松树,正是冥思的好地方啊!像品尝佳肴般地吸了一口松树的气息。
寺前布摇头道:“那是拿软柿子捏,可能陛下觉得自己手腕更硬,所以选择直接砸核桃吧。”
寺潭叶觉得心里实在有些烦躁,就好像南方闷热的天气。“都是些乱麻一样的破事,牵累无辜!”
“对于这种事情,宗室向来都是中立的。虽然皇帝对于宗室的压力会更大,但是目前也不会自添烦恼去动宗室。”
说到这里,寺前布转过身来,严正地告诫寺潭叶:“你是当初奉迎的三个人之一,代表宗室。如果回京,免不了要被别有用心之人牵扯进去。如果想要不沾身,付出的心思和代价颇多,实在是不值得。”
寺潭叶没有马上说话,往桌子走了几步,“是大宗正、西平王的意见?”说完,拿起已经温了的茶,一饮而尽。
寺前布很坦率,直接说道:“宗室都是这个意思,毕竟你最能代表宗室王公。但是为兄是希望你能少些麻烦,你看看,你的婚事就是这样被耽搁了。”
寺潭叶点点头,表示理解:“江中起风波,渔人自归浦。换到朝中也是这样的道理啊!”
寺前布走到寺潭叶的身后,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我们是藩王,比京中的诸王公好办多了,只要回到了封地上,朝中纵有滔天巨浪,也不关我们什么事情。”
寺潭叶转过来问道:“你的意思是要我回封地待着?刚才不是还说叫我去南京辽阳府吗?”
寺前布笑得有些无奈,“到会宁府完成班师回朝的各种事务后,我必然被陛下遣回封地几年。我们身份敏感,正好也可以躲开朝中的风浪。你的王府规模太大,还没有完工,倒是也许可以再去南朝。”
寺潭叶也有些伤感,“有些年头没见了,这样又要天各一方了。”
“哈哈!何必如此,若是照祖制,你我各自镇守封地,连见一面都不许。如今还能并肩作战一个多月,很幸运了。”
寺潭叶也被他的豪爽所感染了,微笑道:“这样也好,至少嫂子是高兴的,你们夫妻团圆了。”
“嗯,我也是考虑到家中的事情,对于回封地这回事儿倒是乐见其成。”寺前布点头道。
说完,又叹了一声,笑道:“明日我出发去会宁府,你来送我吧。”
寺潭叶怅然,轻道:“好。”
寺前布含笑点了一下头,“为兄先走了,不用送。”
说完,转身就走,径直出了院门,高大魁梧的身影消失在寺潭叶的眼中。
“行了,英王走了。考虑一下你的事情吧。”一旁全程老僧入定的萨满这时才出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