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童孩送到(2/2)
峒主们回去后也给下面的寨主和峒民照本宣科地说了,不过大家心里想法都一样,山民们的心思很简单,也不听上面的峒主寨主怎么说,只看他们怎么做,这些峒主和寨主,不少人家里有符合条件的小孩,山民们就看他们会不会把自己小孩送到梅城去。结果自然显而易见的,这些峒寨主都是一方土皇帝,怎么舍得把自己这么小的孩子送去受苦?是的,在他们心里边,这些孩子送过去就是受苦,甚至是一去不回。
他们这种想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的,毕竟战争是残酷的,是要死人的,要训练出能杀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超级战士,不吃苦又怎么可能?
过了一二个月,各峒都没有小孩送上来,梅林又叫来各峒峒主,让他们送人过来,还点了几个有小孩的峒主的名,让他们带头把小孩送来,这些峒主本来就是梅路从越国带过来的将士的后代,见梅林点名要他们送,他们也不敢违逆,只好把小孩送过来,这样才把局面打开,各峒各寨才陆续送来了小孩,不过最多的也就四个,少的只送了两个,说是实在没有合适的,最后总共送过来一百二十二个小孩,这当中还有十一个女孩!说是梅林他们没有说只要男孩,不要女孩。
梅林本来是要把女孩退回去的,梅绢知道后阻止了,来自现代的梅绢对女孩并不歧视,相反他知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道理,有了这些女孩,说不定还能让这支队伍更有活力呢!
这一百多人,梅绢让他们都住在自己别院旁边的营寨里,当初他让梅林给他建别院的时候,就选了一个比较开阔的地方,还让他在别院两旁各建了一座营寨,说是营寨其实也不准确,营寨比较简陋,和棚子差不多,而梅绢让梅林建的这两个营寨都是比较结实的木房子,每间房子里两张床,按照梅绢给的图样,这些床都做成上下铺,这样每间房子里能睡四个人,房子里还配了桌椅,按梅绢的规划,这些小孩都是要在这里读书学习的,他要的不是文盲战士,而是文武全才的特种精兵!这些床和桌椅都是按大人的规格做的,能让这些小孩一直用到长大。
住宿房间之外,梅绢还让人建了一座礼堂和两间教室,礼堂大约能容纳五百人,教室一间大的有一百五十个座位,一间小的有六十个座位。
所有的房子,包括梅绢自己的别院,以及两个营寨,礼堂,教室之类的,全部用木栅围起来,只留一张营门,形成一个方圆百亩大小的大军营,按梅绢的设想,这个军营将用青砖裁砌成围墙。原来没有煤,只能用木炭烧砖,不仅很难烧成,且强度不够,现在有用不完的煤,烧砖技术又不复杂,梅绢的设想是以后梅城的所有建筑物全都要用砖木结构,象现在这种用木头构建的房子,太不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