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大兴土木(1/2)
梅绢烧石灰本来只是为了制作粉笔,供童子军教学之用,烧成之后,梅绢想到石灰的原本的功能是建筑材料。
梅绢对梅山的这种纯木结构的茅草房,早有改建之意,现在烧制出石灰之后,这个想法愈加强烈了。所以教了丁礼烧石灰之后,他顺便把用煤烧砖的事交给了他,当然也告诉了他如何烧。
这个时代其实已经能够烧制青砖了,不过是用木柴来烧的,费木柴还好说,主要是太费人力,且不能太大规模的烧,故除了建城池,建宫殿之外,民间也只有大财主才住得起砖石结构的房子,梅山木材多,大都为巨木,用来建房很是方便,就是梅城也是清一色的木楼。
木楼的好处是容易建造,在这潮湿的南方山区,还可以架空几尺,防潮效果也不错,如果不是想到梅山很快就有可能要经历战事,梅绢也不会急着把梅城的木楼改建成砖木瓦房。
瓦的话,这个时代也是有烧制的,不过大多是陶瓦,也是用来建宫殿之类的,泥瓦很少,陶瓦需要陶土,而梅绢准备用泥瓦,普通的沾土就可以烧制了。
有了煤这种高燃烧值的“神物”,只需把煤和砖瓦按一定的比例相间放在窑里,烧起来之后就可以让煤自行燃烬,把砖瓦烧好,耗费的人力和物力都不很多,梅山完全能承受得住,用一、两年的时间来把梅城建成一座坚城,是很划算的。梅城将是梅绢的老巢,也是梅山的中心,等若梅山的京城,怎么经营都不为过。
第二天,梅绢找到梅路和梅林,郑重地提了梅城的改造计划,梅路和梅林一开始觉得木楼很好,不用改,后来梅绢一说到战事一起,这样的木楼是不是经得起攻击,梅路和梅林顿时哑口无言,不过提到改成砖石建城,还得建城墙和箭楼之类的,他们面露难色,不是他们不想建,而是梅山的人力承担不起这种规模的工程啊。
“我可以解决砖瓦的事,还有砌泥也能解决。”梅绢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