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好男儿出征去(2/2)
老院长笑了起来,其实有没有吴念柏没什么区别,陛下深谋远虑若论治国,他吴念柏就算是读了一辈子书,是个读书种子,可在陛下面前依旧可有可无,私下搞得那些小动作也都是可有可无的,都是皇帝默许的,不过这些人在皇子之间反复,这才是真正触碰到皇帝逆鳞之处,给了个告老还乡,都算是网开一面了。
皇帝的“智囊”之中是该添进来一些没有派系的新鲜血液了,天下将乱之时,寒门出贵子,估计大战一开始,朝都之中就会进行有史以来人数最多的科举。届时以来,朝廷少不了补贴,沈祭酒想起来头就痛,又是一大笔开销。短短的几句对话,沈祭酒就猜了那么远。
朕眼中的未来有无数个秦雄和张白象、沈将军这样的中流砥柱。
“朕还听说秦谷的鹰击小队由一个北境的老兵叫做白乾的领队,在北寒之地做起了侦察小队,立了不小的战功,将北国掳掠百姓的路线规划了出来,让张将军的先锋军有了准备,也因此减少了不少损失。”
皇帝回到书桌前:“朕喜欢这样的年轻人,虽说有些意气用事,可是年轻人难不成都如同苏安阳那般老成,这样就很好。”
如今皇帝的目光沈祭酒已经隐隐有些跟不上了,老天师声称可以看未来十年,在沈祭酒眼中依然不如皇帝这般布局百年的魄力。
“听说沈祭酒去秦武洲拉了几车露雪酒,朕可是有很多年没有喝过了呢。”
沈祭酒一下子吹胡子瞪眼的:“那个多嘴的下人乱说话,都是秦雄送。不值什么钱的。”
皇帝淡然的说道:“老祭酒放心,朕怎么会让你把酒拿来,您这老胳膊老腿的,朕已经派柳云苏去拿了,老祭酒不必费心朕。”沈祭酒想哭,这就叫欲哭无泪。
皇帝哈哈一笑道:“酒是不值几个钱,可是这是当年她酿的味道啊,朕第一次喝时,朕看到咧咧寒风将士们披着带血的战袍剑指天下,战至最后一人,也是第一知道南方酿的酒竟丝毫不比北方的烈酒差,当然老天师说也想尝尝。”
沈祭酒脸都黑了,这是让人端了老巢了,让那个酒鬼盯上,防也防不住,原本准备埋下一些等沈瑶嫁人之时在拿出来,谁知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索性今个儿回去就放开了喝,也比被那个老酒鬼糟践了强。
吴府之上,吴念柏将一封书信交给了下人,说道:“这封书信一定要交到贾钓的手中,这是秦谷粮草队的路线图,让他务必派人拦截下来,就当我送他的见面礼。”死士道了声:“属下明白,这就去办。”
吴念柏叹了口气说道:“若是让人发现,第一时间毁掉信封“遵令”。
吴杨氏在一旁忧心忡忡:“老爷此举有通敌之嫌。”
三皇子等不住了,待秦谷势起,更没有机会了,他是陛下最重要的一步棋,毁了他才有机会在皇位上博弈的资格。
吴杨氏依旧心中忐忑不已:“老爷我们收手吧,再走下去就没回头路了。”
吴念柏眼睛通红:“我没机会了,若让我死在那穷乡僻壤,不如让我一条路走到黑,只是苦了夫人了。”
吴杨氏如同第一次认识面前这个跟了几十年的人,对权力拥有极致渴望、贪恋和掌控的欲望已经蒙蔽了心智。
吴杨氏苦笑道:“老爷何必如此,您走哪里,臣妾就跟到哪里。”
秦谷闭眼回想着当初一人骑马进朝都的事,这一路上发生的袭杀不在少数,而接触到太子之后,虽说太子没有三皇子那般的枭雄的气度,可是依旧不是会在背地里搞手段的狠人,更像是一个仁君,那么吴念柏之流便是借着太子的仁厚以鸽派的名义行事,相对而言更像是三皇子的行事风格,阴狠毒辣。
再结合其中的种种,秦谷不难猜出幕后之人是那个求贤若渴的三皇子,表面广纳群贤之人才是真正想破坏自己与皇帝默契的人。
其实秦谷原本想问皇帝多要些东西出来的,奈何皇帝像是提早预料到了一般,五百御林军就把秦谷打发了,生怕秦谷再搜刮一番,伤势一好就让他带着自己这一旗战兵出发了,总计两千五百人。
秦谷在朝都街上走的时候不少百姓挥手致意,嘴中喊着愿将军百胜归来。
秦谷带着兵出朝都后浩浩荡荡的在官道上,千余人的骑兵已经是一股强大的势力,那些官道上打家劫舍的草莽都以为朝廷清剿,灰头土脸的收拾东西跑了。
沿着官道至多五天时间便可到九原郡,随后是雁门郡,在上剑南道之后便是张白象将军所在的北地郡,百里外就是北寒之地。两地之间不少村落都是魏国的百姓,常受北寒的袭扰,而白乾带的鹰击小队就在这些村落中搜集情报,埋伏敌方骑兵,立了不少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