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这个醉汉有点猛(2/2)
醉汉这下子才知道自己这一句多嘴的话惹了麻烦,可是他偏偏是最害怕麻烦的人,于是赶紧打着圆场笑道:“先生莫怪啊,我刚才嘴多误事,说漏嘴而已,不好意思啊。我没高见,没啥高见可发表。”
万章脸上突然一抹鄙视神色,挥手一摆长袖,摇头叹道:“哎,没想到先生如此胆小啊,倒不如妇孺老妪敢言呢。”
“那谁,你有话便说,反正是自由发言。”方志杰倒是有些期待这醉汉会做出什么选择,说出什么话来。
醉汉心想,都到这份上了,也没有办法了,豁就豁出去吧,于是嘟囔了一句便站起来,对万章说道:“敢问先生什么叫?”
万章傲然语道:“国者,以疆域划分的族群聚居地也。”
醉汉一拍巴掌,赞了一声,笑嘻嘻的说道:“对!国嘛,疆域划分的族群聚居地也。但是你想想,若土地无疆域边界的区别了,那谁都能说那土地是自己的,这就好像路上有件宝贝,谁见了不想占为己有,更何况是土地?如此一来岂能不起纠纷不打仗?再说了,无国之民,岂能有爱国之心?无爱国之心者,眼见国人被杀而无动于衷,此乃人心人性之沦丧。所以在下以为,儒家所言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河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既不现实又无意义也,太虚了,没啥实际意义,只是理想中的模式而已,要知道现在的生存条件,可是地狱模式。”
“好,说的好!”
“妙哉!”
大厅上一顿齐刷刷的吆喝,大家都觉得醉汉说的有道理,齐齐贺之。
万章不服,立刻反驳道:“诚如先生所言,恐怕天下将永无安宁之日,莫非天下之事皆要以暴力为之?”
醉汉拱手故作礼貌的请教道:“敢问万章先生生在何世?当时天下格局如何?”
“吾乃生在春秋战国,天下之势,诸侯割据,战国并立。”万章潇洒道之,一甩长袖,仿若用了飘柔一般自信。
醉汉笑了笑,紧接着说道:“那我便在以此再言先生所说的固国不以山河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之说。众所周知,春秋战国,乃是天下兵争之乱世。此等乱世无山河之险固御敌,难道要广修大路,放开国门,随便其他诸侯国家的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烧杀掳掠潇洒来回?敌人来了的话,你就得以武力抗衡驱逐吧,你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难道就直接同敌人对山喊话,或者摆一桌酒席,跟他好吃好喝好商量让他退兵?再不行就强挤眼泪,装出一副可怜模样去感化敌人,跪求对方怜悯而自动退兵?大家说说,这种说法现实么?若真的管用,当初的周王朝就不会落得那种地步,蜗居洛阳王城狭地?看着诸侯争天下,自己屁都不敢放一个。”
“哎哟,这小子看不出来啊,还真有一番见地呢。”方志杰听了这家伙一番对话,突然对他有了兴趣。
万章第一次遇到有人将他引以为傲的门派学说一一击破,脸上顿时有些怒色,却还要不失风度的强忍这怒气说道:“先生所言乃是后话。行王道者,一心行仁,泽及百姓,万国景仰,莫不愿为平民;征伐一地,多地盼王师,何愁有敌人入侵,既无敌人,何需兵戈之利威之?”
万章巧妙一转,将话提前因后果一调,瞬间让自己学说变得于情于理,让醉汉刚才所言陡然间变成了虚话。
“言之有理。”
“嗯嗯,所言有理。”大厅上又有人开始符合呼应。
醉汉一脸轻松,摇头叹气着,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沉默了少许,便开口问道:“敢问先生,文王武王行何道治国?”
万章一听,喊不含糊应道:“文王武王皆行王道仁政治国,于是便有了周之兴旺传承,永垂历史。”
醉汉紧追不舍,再问:“那周王朝最后咋样了?”
万章闻言,顿时有些窘迫,有些后悔刚才言之过早过轻,迫于无奈只能自圆其说道:“周朝虽亡,但依旧是这华夏大地光辉灿烂的一笔。”
醉汉闻言后,哈哈笑道:“看来先生还是不敢面对现实啊。昔日文王武王二王皆行王道仁政治国,可为什么会落得个王权衰落,天下局势大变?根本原因便在于你这行仁政者之身。你们儒家的孔圣人也说过,这饱暖便思淫逸,仔细想想,那烽火戏诸侯的幽王,岂不正是这样的人?所以说啊,行王道仁政者,太过倚重为君王者之人的品性,若为君为王者品行不端,苛政暴戾,王道还能治理天下?正因仁政太过倚重为君者之品行,所以才不堪一击,谁能保证历代君王皆为仁君?正因如此,才导致了周王朝之衰败,导致了天下的纷争战乱。如此说来,你们儒家之说岂不自相矛盾?”
“彩也!”又是一声声齐齐呼和。
万章气急败坏,拂袖一挥,怒道:“竖子谬言,不可与之相争。”说完这句自己都觉得站不住脚的话,便不再开口,气冲冲的走下了台去。
醉汉见万章有些恼怒,故作委屈道:“先生这器量可就小了些吧,说好了论政不诛心的啊,大家自由发言,可不要动气伤身了啊。”
说完之后,极不甘心的座了下来。
“先生妙语连珠,字字珠玑,果然见识不凡啊!”醉汉刚坐下,面前的方志杰便不加吝啬的赞了一句。
“哈哈哈,哪有啊,我本来不想说的,是他逼我的,我也就是随口说说而已,没有什么高见矮见的。”醉汉非常洒脱,丝毫没有做作演示,然后又开始吃起了烤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