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魏皇叔 > 第一章 洛水河畔

第一章 洛水河畔(2/2)

目录
好书推荐: 全民领主:开局签到大熊猫 只有我能用召唤术 从忍界巅峰开始穿梭诸天 我在基金会三十年 末世之冲破黑暗 如果不是他就是她 你知我三分心事 华娱爷青结 明教圣教主 重生毒师废女左苏苏

曹略叹了口气:“这个不行也就罢了……我记得《论语》里讲过‘在其位谋其政’。不言不语低头干自己的差事,不表功不多嘴,人家得了好处也要高看一眼!就比如你这个议郎,有差事你就低头去干,莫管别人说什么,这样也能升得上去。”

曹操再次摇头:“这个也不好,虽说我不去挤对别人,但也不能叫人挤对了。低头办差事两眼一抹黑,那什么都不知道了。差事办不成是你的罪过,办成了还不够别人表功的呢!这等蠢事我可不干。”

“兄长,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想如何?”

这次曹操指了指河里一只活蹦嬉戏的河狸:“看见没!这才是我想要的。”

曹略看了看水中嬉戏自由自在的河狸:“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难喽。”

他说着便从腰间解下酒囊。

“给!兄长这是冀州佳酿!”曹略将一酒囊递于曹操:“可惜这世道不靖,本以为王甫、曹节等权宦倒了,党锢也该解除了,可是又冒出来唠什子‘十常侍’比之王甫之辈过犹不及。”

自权阉王甫倒台,转年曹节又病逝,这两个擅权干政的大宦官总算是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皇帝的耽乐纵容,其他宦官又纷纷随之崛起,那些阉人以张让、赵忠为首。这两个人虽不及王甫跋扈、不如曹节狡诈,但却是亲手照顾皇帝长大的,圣眷自非寻常可比,皇宫内外再得宠的人也需买他们二人的账。

十常侍依仗皇上的宠信,大起私邸,提拔亲信。朝臣纷纷上书弹劾,皇帝竟然对大臣们说:“寡人自幼入宫无所依仗,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他们贪点儿算得了什么?”堂堂天子说出这样的话,宦者得志,无所惮畏,愈加猖獗大肆敛财,收受贿赂卖官鬻爵。府署第馆,棋列于都鄙;子弟支附,过半于州郡。金银财宝、绫罗绸缎、粮谷之积,盈满仓储;嫱媛、侍儿、歌童、舞女之玩,充备绮室。涂炭黎民,竞恣奢欲,构害忠良,树立私党,几乎把郡县以下官员卖了个遍。那些花钱做官的人,为了捞本就压榨百姓,私自提高捐税。

就是在这种形势的逼迫下,更多的百姓加入了太平道,跟着大贤良师张角周游天下四处传教。三公之一的杨赐再次上疏,要求彻查张角,将流民归别籍贯遣送还乡,奏章竟寝中不报,反把杨赐转任谏议大夫。

如今灾害遍野、民怀激愤,太平道的势力又日益强大。可皇帝昏庸,宦竖横行,官吏贪婪,后宫杂乱,他们都丝毫没有觉醒之意。俗话说乐极生悲,塌天大祸只怕已近在眼前了!

曹操接过酒囊饮了一口道:“咱们皇上虽然…昏…是顽劣……但他酷爱经籍文章,若不是如此,陛下为什么还叫蔡邕校订六经呢?为什么还设立鸿都门学呢?”

旋即复叹:“当今万岁论起来,十二岁孤身入宫便经大变,族灭渤海王、杀宋氏,不动声色铲除权阉王甫,又明诗文懂书画通晓历代典籍,什么样的事情他没经过?什么样的道理他能不明白?我朝历代先君有几个这等禀赋才气的?”

曹略愕然,但不得不承认这些都是实事。

“可是他的心思全在粉饰太平上面,又是大造宫殿,又是远征鲜卑,就不想想这样劳民伤财的后果。他又听不进良言,不要大臣的劝谏,他只要张让、赵忠那等唯命是从不多说话的人。他虽然聪明,却一意孤行把治天下看得太简单了……”

曹略见曹操这番肺腑之言,他难以想象曹操是怎么变成后世评书里的“汉贼”?!这明明是一心要匡扶汉室的忠臣。

原来这曹略本是后世师大体育学院的学生,在参加“散打联赛”被对手打晕后,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十岁东汉孩子身上,今年二十岁,他已经在这时代生活了十年。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