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祀 > 107、初议礼张璁反驳

107、初议礼张璁反驳(1/2)

目录
好书推荐: 异空间我成了大佬 开局觉醒了神话级赋灵 三国之开局拆穿连环计 我要与超人约架 最初的血族 夏伊有擎天 女友来自木叶日向 我的武功太神奇,能自动修炼 旅途从斗罗开始 海贼从全集中呼吸开始

,明祀

唯一可挑刺的地方,便是杨廷和跋扈,以及杨慎被人弹劾,盗窃皇家书籍等事而已。

想以这等区区不轻不重罪名,将把人赶走,则未免显得有些薄情寡义。

可若是用制度作为噱头,进行逐步削弱党派势力,届时就算杨廷和不走,也只能算傀儡娃娃。

只要想通了这个节点,那么朱厚熜今日所做所为的目标,也就不难猜测。

杨廷和、毛澄等听到夏言回答,眼神警告了一番之后,只能暗自徒生闷气。

莫说给事中他管不了,便是管得了,在此刻也奈何不得。

旧党不爽,但新党就各自笑脸盈盈,因夏言此番奏对所答,如是百分试卷,所得之分必然为一百。

夏言回答,不见穿凿附会,不见强行解析,而是以《孝经》原著之言,转述皇帝听。

如此哪怕旧党有再多借口攻讦,也无济于事。

除非有胆子说,曾子、孔子在放屁,不然夏言就立先天不败。

同时朱厚熜也立先天不败。

按照杨廷和所言,无德行,哪怕身为天子,也不可定礼。

可天子之德为孝。

如此选择范围就被扩大。

如果说朱厚熜不孝,不能定礼,那么朱厚熜祭祀宗庙、礼敬张太后算不算孝?

如果算,那么为何不能定礼?

如若不算,那是否应该按照张璁、廖道南此前之言行孝?

无论按照哪个说法,杨廷和必然先输一筹。

这也是新党成员,为何面对夏言回答,面漏喜色,而杨廷和等人则是怒目相视之因。

朱厚熜在夏言话后,一边点头一边说道:“先王重人伦,追封四祖,立四庙祭祀,方世代传唱。

朕躬德薄,忝居大位;孝道不著,有坏人伦,于生父不封,诸卿以为此天子之德乎?

有司当即刻拟定,兴献王主祀、追封之事来闻,以全朕之孝道。”

群臣心中咯噔一下:“来了……”

特别是杨廷和等人,简直可以说是,怕鬼有鬼。

他们就怕朱厚熜提及追封朱祐杬之事。

一来提起此事,不仅有违宗庙继统之法,还容易滋生党争,哪怕其人在当初朱厚熜不愿入文华殿受笺,猜出一点苗头,可当真正面对之时,依然难以接受。

是故在朱厚熜话后,作为礼部尚书的毛澄,愣在当场久久不言,盖其不知何言。

半晌过后,杨廷和便奏言:“启禀陛下,臣尝闻,自古继承宗庙者,皆以奉大宗,不闻有奉小宗也!

陛下今入继大统,当以祭祀宗庙祖宗,成天子大孝,而非拘泥于个人小孝,伏望陛下明鉴之。”

杨廷和话后,毛澄等人打了一个激灵,立马醒来,便附和杨廷和之言:“元辅先生所言极是,日者,汉孝成帝立定陶王,欣,为皇太子,立楚孝王孙景,为定陶王,祭祀定陶恭王,而定陶恭王,本为汉孝哀皇帝生父也,时大司空师丹以为恩义备。”

“今日臣以为亦可,若是陛下恐兴王绝嗣,有伤孝道,臣以为可依定陶王故事,以益王祐槟二子,崇仁王厚炫,继兴献王后,袭封兴王,主祀事。”

“皇上宜称孝平皇帝为皇考,改称兴献王,为皇叔父兴献大王;兴献王妃,为皇叔母兴献王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抗战之民兵传奇 穿越女尊之种田也幸福 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