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院士老乡与时不我待(1/1)
之后与姜立新博士一番交流下来,李晓凡才知道姜博士也是清华计算机专业的博士,曾经在清华微电子所工作过一段时间,是一名来自清华的高材生。他曾师从清华微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内知名的半导体专家杨之廉教授等一批大师,自己本人也是是国内当下eda系统的专家。
他的背景与经历让李晓凡想起豪威科技项目陈大同博士后面招募的主力团队基本都来自姜博士参加工作过的清华微电子所。
“姜博士,您怎么看当下的芯片产业?”李晓凡请教道。
姜立新博士想了一下回答道:
“我个人认为当下全球芯片产业的发展有两大支柱。一个支柱是晶圆片代工厂foundry,包含集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和测试等多个产业链环节于一身的idad设计系统。这个iccad设计系统就是我们现在叫的eda工具。1984年清华微电子所同时还购买了美国波士顿的dec数字设备公司的小型计算机pdp-11,当时在国际上算是十分先进的。这个dec公司1980年代中后期是除ibad设计工具的自主开发,其实早就有所进行,只不过规模较小、布局零散,且主要集中在国内的一些高校与科研单位。1978年秋在桂林阳朔召开的iccad会议是我们国内eda系统研究的起点,当时四机部逐渐有了组织全国力量开发一套完整的iccad系统的想法。在前期阶段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北大的王阳元院士和我们清华的杨之廉教授等一批国内专家……”
“我们国内的eda研发起步其实不晚。十年前的1986年7月,四机部就在京城的酒仙桥电子工业集聚区就设立了京城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等到那年的年底,正式立项上马了国产eda系统项目。当时考虑到系统的高起点,及与国际接轨的自主完整集成电路cad系统的目标,四机部还破例从美国聘请了来自台湾的连永君博士为总设计师。连永君博士在美国读完博士后,当时在美国德州austin一家计算机公司担任高管,是eda系统专家。”
姜立新博士继续道:“连博士在美国的跨国大公司工作过,他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很高。他将研发细分成db数据库、le版图编辑器、se理图编辑器、siad专家委员会,由王阳元院士担任主任委员。
前世,王院士还曾担任过中芯国际董事长。
“李董,您老家在明州啊?没想到我们俩还是明州老乡!”
听完李晓凡的来意介绍之后,王阳元院士的开头语让李晓凡很是意外,王院士居然是明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