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骊皇帝 > 第二十四章 诗书剑

第二十四章 诗书剑(1/2)

目录
好书推荐: 从发糖开始拯救艾泽拉斯 炼出长生药的我十分后悔 乃木坂之看着你飞舞 我是全能型大明星 斗罗之开局表白女教皇 我在天庭修南天门 乱世牧唐人 机械哥斯拉之天生大反派 重生在全球觉醒时代 探源行

对弈之局。

所有人以为,会是罗肃同与三人一一来过,再挑选出棋力最强的一位。

罗肃同是一个值得所有人信任的人。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他居然败了。

胜负没了悬念。

获胜者,就是李铮。

两人对弈,不过三刻钟的光景,其余三人,还在奋笔疾书。

已经输了一阵,他们不能再输了。

“方才我与先生对弈之时,已在心中作诗,不如此刻就书于先生,一并完成这诗书之试,如此可好?”

站在高台上的李铮,缓缓说道。

“尚德君已然作诗?”

不仅是罗肃同大惊,就是台下四众,也是无不惊讶。

出口成章,也不过如此。

“正是。”

“是书法,而并非画作?”

罗肃同接着又问。

回答他的,还是肯定。

所谓书,包括书法和作画。

那三人,无不都是在作画。

因为书法的局限性大,很难体现他们的功力,而作画,则完全不一样。

画一个美人,这是情趣,画一座大山,这是志趣,画海上生明月,大海无疆域,这是志向,至于书法,要展现出来这么多,就非常难了。

今日比试,显然作画最合适。

但李铮,偏偏就选择了书法。

“哈哈,老夫倒是忘了,东方太阿之名,成于诗、剑、酒,一年多前,我曾见他一面,说与老夫,尚德君之诗,已不亚于他。

剑术和书法,也尽有想通之处,那就请尚德君,让老夫一饱眼福,来人,上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在长案上铺开。

端着四宝上来的,不是书童,而是魏知鱼。

“这研墨之事,何须劳烦表妹!”

李铮有些意外。

魏知鱼不听他劝,伸出一双素手,倒了几滴水在砚上,然后轻轻研磨起来。

研墨,得用柔力,需得细致,这样出来的墨,成色最佳,落笔有神。

魏知鱼的手法,是精通此道。

“尚德君不也说了,我为表妹,妹妹为兄长研墨,这有何不可,我对大梁之外的世界,很有兴趣,希望有时间,兄长给我讲一讲!”

李铮没理由拒绝。

这无疑是个接触魏氏的好机会。

况且,看起来她和魏璧的关系不错。

“自无不可!”

李铮提起笔,握手成拳,将笔立直,笔锋投于墨汁。

不稠不稀,一切刚刚好!

上一世他很少涉猎书法,因为他的兴趣都在数学。

所幸,为了做好大骊皇帝,下过几年苦功夫的。

罗肃同说的不错。

书法和剑道,有相通之处,东方太阿的书法,就如他的剑道,雄奇,多变,透着一股锋芒!

李铮的书法,虽少了一分锋芒,但多了一分沉稳。

深吸一口气,他手中握的既是剑,也是笔。

书法,如同剑术一样,需要一气呵成。

锋芒落下,那是一个“对”字……

一股胸中之气,自开笔时起,至停笔时落,中间不曾半点停歇。

屏气凝神,胸中有思,手中有度。

洋洋洒洒,银钩铁画!

及至收笔,一张白纸敞开,留下一百二十六个大字。

鲜墨水润。

“夫子请看!”

罗肃同探过头去,大声朗读起来。

眼下墨迹未干,不可轻动,就只能由他朗读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一首诗,出自一位枭雄之口,李铮今日将其窃来,其意是在舒胸中之志。

相信不久之后,这首诗会传遍大梁,会传到皇都。

他想借此,告知大梁氏族和魏王,他的志向。

相信还会有韩父那样的人物,会找上门来。

罗肃同朗声诵读,越是读到最后,越是发觉不对,尤其是那两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样的话,其意昭昭。

他皱着眉头。

“好诗,好诗,只是老夫有一事不解,这周公是谁?”

对此,李铮早有所料。

“周公,传说中,带领人族制定礼法之人,我大骊自高祖以来,以礼治国,今大乾皇帝,以礼兴邦,我身为大骊君侯,当遵此礼法治世!”

这本是一首舒胸中伟略的帝王诗,被李铮这样一解释,就成了求礼法治世的士子诗,不过嘛,个中意味,只要有心,还是能品味出来。

“好志向,好诗词,绝,诗绝!”

罗肃同再一次忍不住赞叹。

作诗之迅速,对仗之工整,意境之美妙,抒写看淡起落,胸怀四海。

这的确是符合尚德君、大骊前太子的心中所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抗战之民兵传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