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讨价还价(2/2)
木兰夸大惊喜程度:“多谢陛下。那小子就放肆了。总的来说,小子认为八仙的故事拍电视剧不如拍成电影。电视剧再火,也不过一小段时间就过去了,最多几年十几年后,个别怀旧的观众会翻出来重看。所以拍电视等于一锤子买卖。”
“而拍成电影就不同了,尤其是拍成系列电影,不仅可以连拍十几年,而且每出一部新作品,都能带动观众温复先前的作品。更何况电影还能进军海外市场,让广大的各国华侨也看到八仙的故事,这些都是电视剧做不到的。”
玉帝没说话,还是陶老出列和木兰打擂台:“电影就一定比电视剧好?不见得吧。西游记的电视剧可是播了近十年还依旧在重播,《新白娘子传奇》自首播以来也同样年年在各大电视台重播。没理由,我们这次拍《东游记》会成一锤子买卖吧?”
“我们这次准备连同两岸三地、新国一同拍摄这部《东游记》,海外侨胞定样能看到这部电视剧。另外,按照木兰小友的方法拍电影,不仅要给每位八仙出起源电影,还要故事相互串联,其中难度大不说,收效时间更是要看数年之后。”
最后陶老总结:“依老臣之见,还是拍电视剧的好,拍电影的风险大收效慢。”
木兰听了也不急,这不过是个压价手法罢了。陶老之所以这么说,无非是试图压低木兰的创意价值,甚至引诱木兰主动送出创意的使用,想无偿使用这创意。若是真像陶老说的那样,拍成电影比拍成电视剧风险大收效慢的话,哪里会有今天的这番谈话,直接不理木兰拍电视剧就好。
木兰将计就计地点点头:“陶老说得都对,真要按照小子的方式去拍电影,风险确实大,收效确实慢。要为每位八仙拍起源故事,其中涉及的思想内核就不是那么容易构建,很大概率观众不会为之买账。哪怕每半年出一部电影,也得四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八仙的基础故事构架,而想要完成全部故事更需要八至十年的时间。”
正当所有人都等着木兰的“但是”转折,为自己的创意抬价的时候,木兰却好似愣愣地看着玉帝和陶老,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玉帝轻咳一声:“木兰小友不是曾言:知无不言,言而不尽的吗?为何突然吝于言辞?”
木兰拱拱手:“昆仑虚内部的事,小子还是不便多说的好。”
众人一头雾水?都不知道木兰这话是什么意思。
还是陶老配合:“木兰小友此言何意?”
木兰则直接哭丧着脸,对玉帝说:“陛下,您还是送小子离开吧,我也不访友了。小子这一介凡人,就如一条小鱼,可经不起这些。”
陶老突然有了不祥的预感,赶紧:“木兰小友莫要胡言乱语,没人会加害于你。”
玉帝更加疑惑:“木兰小友可是有何疑虑,尽管说来,朕保证无人加害于你。”
木兰好似真的把眼泪哭出来,声音沙哑:“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势力的内部权力倾轧,陛下能保我一时,保不住我一世啊。”
这回,连玉帝都感觉不妙,立马道:“木兰小友莫要如此做想。昆仑虚上下一体,不存在什么内部权力倾轧。木兰小友有话直言,朕保你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