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祖 > 第三十二章宗考

第三十二章宗考(1/2)

目录
好书推荐: 越塔必须死 序列世界唯一修仙者 后退无路 诸天投影,开局盘点十大装逼人物 娱乐圈的艺术家 重生洪荒之万界兽皇 莽荒纪之问道长生 穿梭多元宇宙的死灵帝国 放肆!贫僧要渡化你 武尊别回头快跑

不知不觉,时间走到了绍武十八年的七月半,也就是中元节。

说白了,与清明、重阳、过年共列为四大祭祖时间。

哪有人知晓,它是道教的中元,佛教的盂兰盆节。

这个时间也选得很巧妙,清明是播种,重阳是秋收刚结束,中元是夏收后不久,过年是一年之始,春季的开始。

说白了,都是民间比较有空闲的时间,或者百姓们口袋里有点钱,故而能够聚集一起,从而交流感情。

宗族,是抵抗剥削,百姓互助的机构,同时也是大明最小的,也是最重要的权力中心。

一个个宗族组成了县,再拼凑成了国家。

而对于皇帝来说,宗族同样也是他统治天下的臂膀。

亲儿子们不必提,各大藩国建立后,就是皇权最大的外援。

最起码,如果朝中真的有篡位的权臣,清君侧总是会有的。

故而,在这样的时节,皇帝在上个月告祭太庙后,又带着大大小小的宗室们,来到皇陵祭拜。

很显然,这是整个朱家皇族的团建。

包括瑞王为首的前朝亲藩们,一直被拘禁在京城,这时候难得能够出来透气,倒是乐意之至。

十多年来的寻找,再加上新的宗藩条例,导致亲王、郡王的数量锐减。

粗略的一算,两者合计仅只有四十出头。

而要知道,在崇祯年间,还有两百位郡王在任。

这也就意味着两百座郡王府,以及匹配的侍从,宫女,还有庄田。

如今,其尽数没收为官田,要么被分发给普通百姓,要么就充任为公廨田,作为官员的福利。

而养这四十位王爷,朱谊汐不过是各自在辽东发了千顷或两百顷土地充任田庄,然后帮忙其在京城营建了王府。

至于年禄,亲王两千石(加两千块银圆),郡王五百石,朝廷一年的支出也十来万罢了。

与之前相比,可谓是云泥之别。

如,仪宾(郡主、县主、郡君、县君、乡君的丈夫)并无俸禄,只是个荣誉称谓。

底层的将军、校尉们则世降承袭,领百石至十石不等的年禄,被允许经商、科举、务农。

他们的数量极其庞大,即使在明末遭受战乱,到如今依旧有千余人保留爵位和宗籍。

对待他们,皇帝自然是大方,在开国初年,趁着土地富余,人均奖励百顷至一顷不等,算是对他们世爵递降的弥补。

不过,土地的范围一般都在。陕西、甘肃、河北、辽东等边疆地区罢了。

朱谊汐明白,上万里的边疆,需要的不是软弱的村夫,或者南方那样窝里横的士绅,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村霸。

只要整个东北,察哈尔,绥远等地,拥有大量以宗族为核心的坞堡,那么土地就真的稳了。

而那一个个的宗室,就是他的眼线,他的坞堡,据点,不断地扎根,固土。

毕竟这些地方本来就收不上税,一府都不如南方一县,朱谊汐根本就不心痛。

隆重的仪式举行完毕后,皇帝松了口气,身后的那些王爷们同样大喘气。

这样的宗族团建,穿戴整齐,这些大夏天真的是要命。

众所周知,礼袍这玩意就是好看的,一点舒适度都不讲。

“大家都是自己人,去歇下,换件衣裳吧!”

皇帝也体贴,直接解散。

跟在他身后的,则是继承福王位置三年的皇七子,朱存枚,今年刚满十五岁。

考虑到燕藩一系两百多年的天下,燕王自然是不能有了,故而福王就是燕藩的代表。

故而,在刚才的仪式上,年轻的福王位列第二,仅次于皇帝。

他几个哥哥们,如辽王,卫王,越王等,则只能站在尾巴上,把位置让给这些辈分高的藩王。

甚至,福王之爵,也被恩准世袭罔替,成为大明第一个铁帽子王。

小脸蛋圆乎乎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显然是吃了不少,是皇子中少数的几个胖子。

这一会儿功夫,他已经气喘吁吁,挥汗如雨,但紧跟在皇帝身后,不敢拖拉。

“怎么,耐不住了?”

换好了衣服,沐浴了一番,头发湿漉漉的,他也只是简单的用干毛巾擦拭一下,就直接披散在肩。

不要半刻钟,再长的头发也会被蒸干。

“父皇,儿臣能忍住。”

小福王擦着脸上的汗,两腮圆溜溜的,犹如个小包子。

朱谊汐眉头一皱:“瞧瞧你那个体态,吃的这般多,是不是因为日后就在京城享福,不用去海外就藩,就心宽体胖了?”

“看来,我得为你找个藩国了!”

“阿?”福王一愣,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肥肉一抖:“父皇,您怎么说,儿子就怎么做便是。”

听得这惫懒的话,朱谊汐顿时就气不打一处来。

果然是一样米养百样人,龙生九子各个不同。

合着这小子真是没志气的那种。

“哼!”

皇帝冷哼一声,整个房间的温度顿时降了好几度,宫女、宦官们抑制不住地颤抖。

福王也在打哆嗦,低头不语。

“待后天,你就隐姓埋名去京营当兵去。”

朱谊汐毫不犹豫道:“什么时候把你这一身肥肉给减下来,你再出营当王爷。”

福王顿时垮起了脸,眼睛莫名的就变大了。

朱谊汐则摇摇头,径直离去。

如果是在父亲的身份,无论儿子是否躺平,只要能健康就行。

但皇帝则不一样,儿子的身份就是重要的工具,无论是联姻还是藩国,都具有莫大的作用,是权势的构造组成之一。

例如福王,作为皇帝的亲子,成为了燕藩一系的宗主,那些亲王、郡王岂敢乱来?

“躺平已经有了,今后的还会少吗?”

朱谊汐抬头望天,一颗太阳明晃晃的,极其刺眼,万里无云,端是个晒死人的好天气。

可他的心情,却充斥了阴霾。

只能在他的设想之中,亲王们有两种,要么去海外开拓就藩,要么在京城混吃等死。

但显然,安逸的生活确实舒服,北京的繁华太过于迷惑人心了。

随着地盘的开拓,藩国必然是越来越少,建立也越来越困难,到时候躺平的皇子们肯定不在少数。

哪怕是递降袭爵,也是诱惑人心。

子孙沦落为平民?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儿孙自有儿孙福……

况且,哪个后世皇帝能舍得几十上百万给儿子兄弟们就藩?

“我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朱谊汐摇摇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抗战之民兵传奇 穿越女尊之种田也幸福 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