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世祖 > 第九十七章唱戏

第九十七章唱戏(2/2)

目录
好书推荐: 越塔必须死 序列世界唯一修仙者 后退无路 诸天投影,开局盘点十大装逼人物 娱乐圈的艺术家 重生洪荒之万界兽皇 莽荒纪之问道长生 穿梭多元宇宙的死灵帝国 放肆!贫僧要渡化你 武尊别回头快跑

在朝堂中,内阁高高在上统领八部。

但八部并非名义上的平等。都有自己的排序。

其中,吏部为第一,被尊称为天官,就算是普通的内阁辅臣,对他也得好言相待,不敢有丝毫的不假词色。

所以从宋朝开始,吏部尚书永远是宰相的第一递补人选。

甚至吏部左侍郎,则是各部尚书的第一递补人选。

本部的左侍郎递进的可能性不及吏部左侍郎。

排名第二的自然就是户部。

如今户部一变为三,财部收税,民部掌管户籍和土地,而户部则只能沦为存储。

但户部依旧跃居第二,只因为手中有钱袋子,预算大权在其手中。

各部尚书每年的头等大事,就是争夺预算额度,不然的话,接下来一整年都不好过。

礼部是科举和文教,排第三。

然后就是兵部,刑部,工部,财部,民部。

决定他们地位的自然就是手中权势的大小。

作为排第六的尚书,一旦爬到吏部尚书,这就不亚于入阁了。

礼部尚书为第二选。

最后,才是户部。

“朱谋靠不住,陛下都敲山震虎了,他还执迷不悟,就算成为了首辅,之后日子也难过了……”

张同敞细细思量。

最后他还是没有决定脱离这个团队。

毕竟有首辅的支持,无论在争夺预算,还是执部,都会有很大的助力。

几日后,太孙满月,玉泉山庄开始唱起了大戏。

《探亲相骂》,《空城计》,皇帝无不有赏。

而水浒的《时迁盗甲》,演员翻腾跌扑,落地无声的武功,把个原本不是很爱戏,很懂戏的皇后看得几乎在御座上都坐不住,也放了一回赏。

大轴上场,天将黑了,明晃晃点起无数粗如儿臂的红烛和明角宫灯。

鲁肃和孔明,固然各擅胜场,但皇帝激赏的却是周瑜。

其扮出来一望,不但丰神俊朗,一举手、一投足,才看出别具风流,开到口时清刚绝俗,转眼神、舞翎子,竟活画出睥睨一世的公瑾当年。

“什么叫儒将?这就是!”

朱谊汐感叹万分。

此时已然月明星稀,太孙根本就坚持不住,回去吃奶睡觉去了,唯独留下皇帝和一群妃嫔。

当然了,皇子们自然也不例外,一个个欣赏着戏码。

而年纪较小的皇子公主,则看着傀儡戏,皮影戏,其表演的是西游记等神话故事。

尤其是看到孙悟空的皮影出来,其剪得英姿飒爽,威风凛凛,惹得这群孩子们叫喊不停。

皇帝耳朵一动,扭头望去,嘴角不自觉的带上了笑。

这孙悟空可是他亲自口述而成,没有了旧版的丑恶,多了几分美猴王的气概。

“老四。”

“儿臣在。”

辽王一愣,拍了拍屁股小跑过来。

“这西游记,可能在你那戏楼演起?”

“回父皇,虽然需要一些道具,但戏剧这东西早就几百年了,鬼怪神仙都能表演一番,只是这不是禁书吗?”

辽王小心翼翼地说道。

“你还怕这些?”朱谊汐斜撇了其一眼:“禁这些能有什么用?越禁越是流行。”

“你就起个头,把这西游记给演出来吧。”

“你没看见我眼前都演起了水浒传吗?”

“是,父皇英明。”

“对于西游记,你可不能生搬硬套,其太过于黑暗,要改一些,使得百姓们爱看。”

朱谊汐随口道,忽然又笑道:“你才是行家,我竟然班门弄斧起来了!”

“儿臣哪里算什么行家,不过是兴趣使然罢了,不及父皇万一。”

“好了,去做吧!”

聊完了这些,眼见皇帝心情好,宫里的氛围愈发的融洽起来。

翌日,皇帝在阅览着内阁呈上来的奏疏和票拟,一目十行。

只要心中有所符合的,他就画圈批准,不符合心意的就打回去重拟。

一旁的田仁只觉得自己这个掌印太监如同虚设。

但是没有办法,遇到一个强势的皇帝,内廷只能打下手。

当然了,遇到一些皇帝不解的事,他还是能解释一二的,反倒成了真正的秘书。

他揉了揉太阳穴,站起身来。

“昨夜几个阁老干嘛了?”

“回爷的话,首辅回家就闭门谢客,好像在练书法,朱次辅回家宴客,刑部尚书阎应元、工部尚书张同敞、吏部右侍郎赵郎星在……”

东厂提督魏成轻声道。

“堵阁老见了几个外客,就早早歇息了。”

“冯阁老也是如此,见了几个亲朋就睡了……”

“次辅倒是颇有兴致。”

听到几个人的姓名官职,他倒是不以为意。

党派是正常现象,是权力赋予的延伸。

在世家门阀落幕后,血脉在官场行不通,只能靠结党来谋取进步。

但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权力。

一旦丧失了权力,所谓的党派也就不在了。

而皇帝恰恰是掌握权力的那个人。

“恩!”

“下去吧,继续打探,莫要惊扰了他们。”

朱谊汐起身,心中思量着朝廷。

内阁是大脑,信任固然重要,但能力和适合也很重要。

在他的想法之中,朱谋已经五十三岁,正好顺序递补为首辅,冯显宗担任次辅。

由于权力位置的变化,所以内阁管部自然也会变化,从而造成中央的微小动荡。

有人上必然会有人下。

稳固了六七年的中央,必然会冒出许多新人。

不过递补入阁的人选则让人头疼。

阎应元必然是入阁的,无论是能力还是忠诚,都是上上之选。

且他还是跟随朱谋,有利于掌管内阁。

但另外一人,则好好思考了。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抗战之民兵传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