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免官(2/2)
当然臣不是在说衮衮诸公,臣只是在说那些只知道一味享乐,不知道为陛下体恤民情的人。
臣知道这些,所以臣才敢斗胆告诉陛下,臣所想的是什么,臣认为他童环之所以枉顾圣明,将数十万人的生死弃之于不顾的原因,就是因为懒散。
就是因为懒散,陛下可能想不明白,其实就算臣也想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大临是陛下之大临,是天下人之大临,也是他们的大临,可他们为什么没有半点珍惜的想法。
当然如果童环是别处的官员,没有参加这次的事情,那么臣也不会多说什么,臣就只当是不知道这些事情,可是童环是这次卢阳军之事的主要罪责之人。
他可以懒散,但是他不可以做到现在这个样子的懒散,因为他不是该懒散的时候。臣请陛下罢用其官职,另选他人前往北境督军。
臣虽然愚鲁不堪,但是知道这种人已经不可为大临所用。臣请陛下下旨。”
说完后,蒋忠宇叩首在地上,在他说完后一片寂静的大临朝堂上,这一切的声音就像是烟火一样。
沈均低着头,却是很佩服这位兵部尚书,不愧是当年大临最为强硬的御史,哪怕是什么事情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还能够这么快地解决事情。
沈均觉得是自己在蒋忠宇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做到蒋忠宇这种境界,听起来蒋忠宇在坦白从宽,但是其实他是在抗拒从严。
他说的话可不仅仅是在回答屁平帝问他的问题,他还在转移平帝的视线,什么能够让平帝比卢阳军这件事情还要更加愤怒,就是一件平帝很多年都不知道的事情,而这件事情就是现在的平帝所知道的事情,平帝不仅仅问出来了童环是怎么做的,而且还问出来了很多机密的事情,这些事情本来是不应该被平帝知道的。
而现在平帝知道了,那么麻烦就绝对不会少。而一旦平帝打定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决定,那么很有可能就会导致卢阳军事情的分散。打仗的伤亡是必然的,即使卢阳军,也就是让民众的心更加沉甸甸而已。也没到了那种会引发民乱的地步。
毕竟只是一场仗而已,又不是北疆沦陷。哪怕是数十万人的伤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也没有太大的想法。
大临是一个集体荣誉感很强的国家,这一点可以从每一个大临人的行为方式里看出来,但是大临人是很冷漠的。他们不觉得打仗打输了的士兵们值得悲哀,除了那些人的亲属之外,没有人会太过于悲伤,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打输了一场仗而已,又不是到了国破家亡的地步了。在他们眼里没到国破家亡的一天,就没必要杞人忧天。
王少跃当初之所以对大临失望,就是因为这一点,可是王少跃也发现了大临人身上极为宝贵的一点,也就是大临人身上的骨气。或许大临人情感淡薄,但是大临人还有大临人的骨气。
一个国家,可以没有感情,但是绝对不可以没有尊严。一个国家屹立于天下的本质其实就是他的民族精神,就是一个国家的骨气。
没有感情,或许会人性冷漠,却绝不会轻言放弃。如果一个国家出现那种人性冷漠,且面对到事情的时候还会出现那种软弱的话,那么他们是无可救药的。
或许在人性上,情感要比尊严重要,但是在作为人意义上,尊严是要比情感重要的。情感或许是一个人作为人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是尊严不比他差,甚至于在某种意义上比他还要重要。
而且蒋忠宇还说到了童环去晚了的原因,童环不是因为故意延误战机,而是因为不喜欢骑马而导致的懒散,或者是根本上的懒散,说好听一点,这叫做假想,说难听一点,这就是蒋忠宇的胡编乱造。可是就算是胡编乱造,却也能够引导别人先入为主。
更不要说,蒋忠宇不仅仅在骂了那些事情的同时,还带上了朝堂诸公一起。而且因为现在平帝震怒,那些平日里能够和蒋忠宇吵上几句的官员,都没有一个敢说话的。平时的御前失仪,只不过是被罚俸而已。而现在可能会是被撤官的。
所以沈均才会说蒋忠宇说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