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骗了康熙 > 第694章 吉凶莫测

第694章 吉凶莫测(2/2)

目录
好书推荐: 风起江湖 踏运易天 论国师的倒掉 我从末世归来 洪荒之开局获得大罗金仙道果 从足坛走出的大明星 乡村小仙农 从四合院开始的人生 重生成为棺材 我的率土有亿点欧

从皇太极开始,经过顺治的折腾,再到康麻子的持续削权,老旗主们的权势,已经大不如前了。

在本朝,各旗的都统,就是替旗主管理旗务的实际掌权者。

正因为,吕犹龙是汉军正蓝旗出身的巡抚,老皇帝担心督抚不和的掣肘,才特意安排玉柱担任闽浙总督。

督抚不和,乃是常态,也有利于巩固皇权。

但是,大敌当前之时,督抚的紧密合作,也是必要的。

官船靠岸之后,状元郎的描金官衔牌,照旧打头阵出场。

吕犹龙是贡生的出身,科名远远逊色于玉柱。

福州将军黄秉钺,粗通文墨,没有功名在身。他仗着祖荫,才由户部笔贴式,进入的官场。

在大清朝,科举入仕,才是做官的正途。从别的途径做了官,皆为旁门左道尔。

八抬大轿载着玉柱,下船登岸,稳稳的落在了接官亭前的台阶下。

吕犹龙扭过头,深深的看了眼福州知府赵祥。

赵祥高高的举起右手,刹那间,码头上,鼓乐喧天,号炮齐鸣。

玉柱刚钻出官轿,迎面就见着了吕犹龙谦卑的笑脸。

“旗下包衣吕犹龙,请玉都统大安。”吕犹龙毫不迟疑的扎千行礼,丝毫也不顾忌一省巡抚的体面。

从后边赶来的黄秉钺,见了此情此景,不由心下大恨。

好一个刁滑的吕某人啊!

在大清朝,除了迎接钦差不能逾制之外,对于督抚之间的见礼,并无特别的规矩。

吕犹龙是正二品的巡抚,玉柱是从一品的总督,彼此拱手相见,也完全说得过去。

退一万步说,巡抚不想来迎接总督,顶多面子上不太好看而已,也说得过去。

毕竟,总督并不是巡抚的上级,巡抚也不是总督的部下。

想不鸟,就不鸟,无可非议。

但是,令黄秉钺始料未及的是,吕犹龙这个苟东西,竟然用旗礼来拜见玉柱。

旗下人,拜见本旗的都统,天经地义,无可挑剔也!

玉柱深深的看了眼吕犹龙,心说,这老小子,狡猾大大的,绝不可小觑了。

堂堂福建巡抚,整个福建省最高级的文官之一,竟然当着全省官员的面,公然矮下了身段,这是何等的心胸和气度?

玉柱自然不是呆瓜,他赶紧俯身下去,亲手扶住吕犹龙的双臂,温和的说:“吕公,旗归旗,公对公。你我虽同朝为官,却互不统属,何至于此啊?”

黄秉钺终于等到了反击的机会,他赶紧凑上来,打着哈哈说:“是啊,是啊,玉中堂所言极是。我等同为朝臣,应依《大清会典》,行朝礼才是啊。”

吕犹龙缓缓起身的同时,却说:“我八旗入关,定鼎中原,势不可当,靠的就是号令森严。敢问黄将军,我等旗下人,岂能忘本乎?”

玉柱暗暗点头不已,吕犹龙此问,看似没啥要紧,实际上,吕犹龙说的是个伦理问题。

先有八旗入关,后有群臣聚于朝。正所谓,旗在前,朝在后也。

不夸张的说,只要还是满洲的天下,吕犹龙的逻辑,放之四海而皆准也。

黄秉钺向来少急智,立时就被问住了,背心处立时冒出了冷汗。

玉柱是来剿贼的,不是来拉帮结派的,他自然不想干看着黄秉钺坐蜡。

“此非皇城,咱们还是各论各的吧?”

只是,玉柱话音未落,就见几个披麻戴孝的人,从人群外闯了进来。

众所周知,总督到任,必然事先选定吉日。

大吉之日,撞见戴孝之人,搁风水先生的嘴巴里,就成了大凶!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