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钢铁大亨 > 294、残酷的草原一

294、残酷的草原一(2/2)

目录
好书推荐: 修仙模拟:开局全点气运了 医院签到,第一场手术震惊全国! 被逐出师门后全能大佬又茶又渣 八零娇娇被科研大佬叼回窝了 三分萧萧 云南虫谷之约柜 金媒娇 钢铁黎明 征战NBA之黄色风暴 穿书后我将反派哄得团团转

谷唠</span>  这不是个小问题,直刀和弯刀在亚欧大陆各个国家和文明中,在历史上反复的变换。

但每一次的变换,背后都有现实的考量和战场实际的变化做依据。

直刀和弯刀的优缺点,杨凡和涂山月、林月如讨论了好久。

她俩都是用刀的行家,水平非常不错。

总体上来说,同样的重量和厚薄、粗细下,直刀比弯刀长,也就是说直刀先刺死对手。

而劈砍时情况就反过来了。

注意,以下的原理有点烧脑。

直刀的重心在刀脊线上,有的往前点,有的往后点。

劈砍时需要技巧,不然你轮起来,劈砍的位置容易错位。眼睛看着是一个地方,实际砍中的是偏下的位置。

因为重心不好把握,容易砍偏了。

但是弯刀不同。

刀身是弧线,重心根本不在刀上。

而是在弧线后面的空中。这样的话,劈砍时就非常容易控制方向,落刀位置精准。

这个原理好比手榴弹的木柄,箭矢的长杆,重心往后移动,可以增加稳定性。

所以当时,林月如做了非常经典的总结:“选择直刀和弯刀的标准,要看老爷兵员的素质。如果老爷的兵都是久经训练的老兵,就装备直刀。直刀练好了挥动范围大,极难防御,刺杀也可以直接透甲。”

“如果老爷的兵都是临时招募的,疏于训练,民兵之类的,最好装备弯刀。因为弯刀训练时间短,难度低,上手快。但弯刀只能砍杀,刺击效果不好,对付着甲的敌人,弯刀很难捅进去。砍杀可不好破甲。”

涂山月也补充道:“老爷你看草原上的部落为什么都是用弯刀,就是因为当今的蒙古人根本没有常备军。作战时都是临时招募起来的牧民,这种缺乏专业训练的招募兵,只能用弯刀。”

当时杨凡问道:“那秦汉和隋唐为什么用直刀。”

涂山月说道:“那时候国家强大啊,训练有素啊,宋朝开始军事力量就不行了,开始削弱武将和军队了,训练跟不上就没法装备直刀了。用不好啊。难度差的不是一点啊。”

杨凡后来用去翻了翻欧洲的资料,发现真是这个样子的。

英法两国都是欧洲骑兵的巅峰之作,结果发现用直刀的都是贵族和军官,用弯刀的都是士兵。

这就足够说明问题了。

军官和贵族久经训练,所以才敢用使用难度大,但敌人不好防御的直刀。士兵都是两三年一茬的流水兵,用弯刀上手更快。降低了训练成本。

杨凡的民兵要是发放武器,就是用弯刀更好。

不过林月如继续补充道:“直刀和弯刀之争延续了上千年,其实是各有优势,大明现在用的刀其实都是直刀和弯刀的综合体,雁翎刀、绣春刀、御林军刀、戚家刀等,都是刀身直,但刀尖弯曲一些的形制,尽量做到两者综合,在保留刺击破甲的能力后,尽量降低使用难度。”

杨凡搞清楚后,最终下定决心,给自己小小的骑兵小队装备了后世军队制式的65式军刀。

安三溪一声令下,三十名骑兵拉成一排,肩靠着肩,出现在山岗上。

剩下的人在五里地之外的一片松林里隐蔽,他们看守着其余的马匹和辎重。

很快,营地里的牧民发现了,山岗上出现了一群穿着花衣服的人,草原上除了牧民,武装成群出现的,剩下的就只有一种人----马贼。

下边的营地瞬间就乱了。

壮年男子忙着找马,壮年女子冲进毡包里找弓箭,老人把小孩子赶进毡包躲藏。

安三溪冷冷的看着下边的四百多人,说道:“前进。”

目录
新书推荐: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抗战之民兵传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