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钢铁大亨 > 473、冲床、金属子弹和火药助推榴弹二

473、冲床、金属子弹和火药助推榴弹二(1/2)

目录
好书推荐: 修仙模拟:开局全点气运了 医院签到,第一场手术震惊全国! 被逐出师门后全能大佬又茶又渣 八零娇娇被科研大佬叼回窝了 三分萧萧 云南虫谷之约柜 金媒娇 钢铁黎明 征战NBA之黄色风暴 穿书后我将反派哄得团团转

[]

<a href="https://wujixsw.com/" target="_blank">https://wujixsw.com/</a>

杨凡的秘密武器就是手摇式加特林机枪。

加特林机枪是多管的旋转式火器,每一根枪管分别承担装弹、击发、退壳、再装弹的功能,在旋转中实现连续射击。

现在杨凡的子弹因为底火的不可靠,击发率只有一半。

用在步枪上那是找死,一旦瞎火了,士兵必须手忙脚乱的退弹。

单发步枪没有弹仓,必须用刀子把子弹的外凸底缘向外撬开,才能退出弹壳。

这样子麻烦的很,有这个功夫,敌人早都冲上来了。

但是,这种子弹用在手摇式加特林机枪上,就没有问题了。

随着手柄的摇动,多根枪管旋转,击发的子弹会射出去。

瞎火的子弹会和弹壳一起,在旋转中退弹。

除了影响射速外,对正常使用没有太大的影响。

手摇加特林是一款由多根管子组成的旋转枪管机枪,射击时是通过人工手动转动摇把,子弹便会自动从竖立的弹夹落下,装入多管旋转枪膛,并随着枪管的转动从而快速击发每一发子弹,以保持火力持续性。

机枪的手柄只要转动一周,便能射出6发子弹。

随着不停的摇动,可以达到每分钟200发的射速。

杨凡的子弹瞎火率一半,即使这样,也可以达到一百发的射速。

这个射速够用了。小日本的歪把子机枪,实际射速也就120发。

这种手摇式加特林机枪是1850年发明的,杨凡有设计图,所有零件以杨凡现在的技术水平都可以生产。

做出来没有任何问题,其实最大的难点就是在金属定装弹药上。这玩意靠锤子是敲不出来的。

只要弹壳不是标准的圆柱体,就装不进枪膛,装进去也会漏气。而且手工生产弹壳,那个成本会高到难以承受。

杨凡放下步枪,用勤务兵送来的热手巾,擦了擦被黑火药发射药熏黑的手。这种第一批做出来实验用的击发枪,密封很不好,打完了,弄得一手黑色的火药残留。

看到杨凡放下枪,林月如和小娘皮也兴致勃勃的抓起其他几只击发枪,上去乱打一气。她俩对新式武器也很有兴趣。

她俩还没打的尽兴,就看到一群人拖着设备来了。这是试制的三台手摇式加特林机枪送了上来。

手摇式加特林机枪,枪管长达一米,因为子弹口径达到15毫米,枪管很粗,六根枪管固定在一起,非常沉重。

靠人力是不能搬运的。于是杨凡直接命令把枪装上轮子,像火炮一样用骡马牵引行军。

这样的就是重型加特林机枪。

考虑到骑兵部队使用的方便性,又设计了安装在骆驼背上的型号。

考虑道山地部队作战的需要,又设计了安装在独轮车上的型号,可以一个士兵推着前进,在狭窄的山路上也可以通行。

送上来的三台加特林,就是这样的甲、乙、丙三种型号。

第一台,沉重如炮车,放在第一射击位置。

第二台,轻型加特林,放在一头骆驼的背上运输,到达射击位置后,让骆驼趴在地上。

先把四个支架放下来,支撑在地上,不需要骆驼受力。骆驼只负责带着枪械和弹药机动。然后开始发射。

这种设计思路来源于康熙和格尔丹作战时,格尔丹的驼城、骆驼炮部队和骆驼重型火绳枪部队的思路。

第三台则是整合在手推车上的加特林。这种独轮车也叫鸡公车,一个人就可以推走,也可以前面再安排人拖拉。非常适合山地和道路极差地区的行军。

常珠看到兵工厂的试射人员都已经准备到位,问道:“老爷,您想试射哪一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猎日传奇之刺魂 谍战:红鸾归巢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抗战之民兵传奇 穿越女尊之种田也幸福 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