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做慈善还可以带动销售(1/2)
陈晴晴考察结束,就让集团公司的监察部派来五个人,对采购商品进行审核。
汶川的几所学校已经建成。
张立生产的校服也物流到了汶川。
12月20日,蓉城电视台播报,汶川中小学入住新楼的消息。
社会各界产生了轰动。
央视也转播了这个新闻。
基金会总部的电话几乎天天响着,有咨询怎么捐款的?也有人申请教学楼的建设。
陈晴晴回到了京城,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陈晴晴说:“感谢各位的到来,有请各位呢给我们宣布一下公告,我们这个基金会,是好伙伴集团捐赠的慈善基金会。
我们不接受捐款,如果各位有慈善之心,可以另外成立慈善基金会,或者和国家有关部门联系。
我感觉到各位的大爱。为你们这种精神表示感谢。
我考察了西部山区将近十个县城,感受是非常深刻,当我看到孩子们这么小,
都要走十几里的山路来上学,身上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是补丁落补丁。
感觉身上的责任真的很大。
所以我们,好伙伴集团决定每一年都会投入6到7亿元,做这个慈善。
每年都会筛选一批学校进行捐赠,教学楼。
每年都会资助贫困大学生。今年资助了一万五千名。
我们会长期的坚持下去。
谢谢各位的光临。”
央视的钱台长打电话给陈晴晴,邀请她参加了一次访谈栏目。
在栏目里,陈晴晴把她两个月拍摄的照片,展现在全国的观众面前,
低矮的房屋,贫穷落后的面貌,孩子们虽然穿着补丁的衣服,但是眼光中仍然透露出希冀的目光。
新旧教学楼的比较。
现在孩子们已经不用,走十几公里的山路了,因为学校的宿舍也建好了,食堂也建好了。
而且每一所学校,好伙伴集团也捐赠了一个校车。
当主持人问陈晴晴:“陈会长,你们为什么不接受社会的捐赠呢?”
陈晴晴说:“我们要保证资金的自由使用性,因为这个钱全部是我们集团自己捐赠的,也是我们自己成立的基金会。
如果接受社会的捐赠,那么就会牵扯很多繁杂的手续,就没有这么高效的运作。
实在没精力应付这些事情,集团领导决定以最快的速度提供最优质的学校环境,
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校服,校车。
包括每个月给他们食堂也补贴了资金。
他们的图书室我们也捐赠了图书。
我们尽全力的满足孩子们的学习环境。”
主持人说:“那你们真是大爱无疆呀!”
陈晴晴说:“我们是取之于社会,回报社会,这些都是应该做的。
我们还今年资助了15000名大学生。
这些慈善我们会持续做下去。
希望社会各界能给予理解支持。”
主持人说:“我以后全部购买好伙伴的产品,也算为慈善贡献一份力量。”
陈晴晴说:“那太感谢了。你是一位有爱心的人。”
宋雪儿看到这个栏目以后,萌发出了一个广告的想法。
晚上打电话给刘康商量这个事情。
刘康说:“你的想法很好,我们核算一下,每卖一瓶饮料要捐赠,比如说一元或者两元的慈善基金,每卖一桶方便面,也捐赠五毛或者一元的慈善基金。
还有还好伙伴的化妆品和服装专卖店也是一样。
瓶子等外包装上,可以印出来,爱心接力,每买一瓶等于贡献一元的慈善爱心。”
宋雪儿说:“好的我把这个给设计部,让他们详细的出个方案。”
经过央视和各个媒体的宣传,大家对好伙伴的认可度更强了。
当新的包装推出市场以后,
其他企业的快消品几乎滞销。
所有人买饮料,买方便面,首选就是好伙伴。
买服装、化妆品也是选择好伙伴系列的产品。
这竟然也带动了快递公司的业绩。
好伙伴的企业形象,得到大大的提升。
方便面饮料,化妆品,服装,甚至包括刚开始销售的小区都产生了火爆的销售。
销售业绩几乎提升了50%。
有分析人士说,好伙伴集团的海选模式之后,又进行了慈善模式,都猜测他们是不是后面有一个策划大师?
陈晴晴打电话给刘康,说:“刘大师人家都在夸你呢?”
刘康说:“晴晴姐,你辛苦了,我是什么大师呀?我们只是凭着自己的心去做事情而已。
今年告一段落了,你也辛苦了,感觉怎么样?累不累?”
陈晴晴说:“我没有感觉到累,只感觉到责任,你不知道,我看到他们的生存现状,还有孩子们渴望的眼神,心里真的觉得责任重大。”
刘康说:“这个慈善的意义,是不是比你教学还要有成就感?”
陈晴晴说:“那是比我带一个班出来,还要有成就感。
因为我们进行的慈善活动,会影响很多孩子的未来。
这个意义真的很重大。”
刘康说:“你喜欢这个职业就好。”
陈晴晴说:“他们要把我评为中国十大慈善家,你说我要不要把你推出去?”
刘康说:“不行,我现在还不能暴露。
他们推荐你,你就参加,你作为代表,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多认识一些人也挺好的,你现在是我们企业的一个形象大使了。”
陈晴晴说:“那你过春节来不来这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