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交换生(2/2)
开口就问:“你去美国吗?我怎么不知道啊?怎么不通知我一下?”
刘康说:“这是小事,我也不想麻烦你,怎么样?最近和她们一起在娱乐公司找到自己的定位了没有?”
张冰说:“我现在学习的东西,再结合我们的娱乐公司的现实,提升得很快。
我相信,随着我的能力提升,毕业的时候一定可以独当一面。
你自己在国外也要注意身体,注意安全。”
刘康说:“你放心吧,我也是经常出国的人,会照顾好自己的。
你要多和晴晴姐学习。”
张冰说:“肯定啊,我每天和她们晚上都住在一起,周六周日就在娱乐公司上班,所以学习了很多经营和管理上的学问。
放心吧,我们几个处得很好,晴晴姐对我也很照顾。”
刘康说:“好的,那我就放心了。”
95年的元月十五号,刘康坐上了飞机,前往纽约。
最后,转车前往了布法罗,在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分校管理学院学习。
刘康一边恶补英语,一般与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进行交流。
一改在复旦大学的风格,加入了留学生的协会,也加入了学生会。
参加他们的各种活动。
由于刘康释放了自己的交友天性,
花钱特别大方的他,在第一个星期就在普法罗买了一个别墅。
整个别墅占地面积是两千平方米,房间26个,加上花园游泳池,体育馆,图书室,等设施一共占地面积六千五百平方米。
付出的价格是五亿美元。挂名在金融公司沐婉晴的名下,有利于开展米国的事业。
刘康是把这个别墅当成在米国的居住场所和社交场所。
从法国发来一百五十箱红酒。
打电话给汽车厂的张处长,发了三部世纪跑车。
除了沐婉晴偶尔会请一些议员和合作伙伴来度周末。
刘康也经常请同学过去玩,搞party。
他把这一次的美国之行当成了人脉之旅。
非洲的,中东的,包括澳洲的,欧洲的,还有当地的米国人。
他谈吐幽默出手大方,迅速获得了这些人的认可。
其中,和尼日利亚一个叫芙拉尼部落的酋长的儿子巴拉鲁,关系非常好,他们对世界格局的看法相同。
巴拉鲁邀请刘康明年的夏季到他们的部落去做客,刘康欣慰地同意了!
还有一个是沙特的,叫阿布杜拉.溪恩的人。
这个人也是非常健谈,年龄比刘康小一些。
当然也认识了美国当地的一些同学,其中有一个叫布莱姆.科恩的人,比如刘康高一届,但是年龄却比刘康小一岁。
特别不爱说话,和刘康在图书馆认识,当时正在看编程的书籍。
刘康了解他是一个编程方面的高手,就和他深入沟通了,未来互联网世界的发展,得到了科恩的认可,他们两个越聊越投机。
最后,刘康决定投资五亿美元,和科恩成立一个科技公司,专门开发软件。
他们两个利用周末去旧金山湾的硅谷,考察了一下,决定就把公司成立到那里。
硅谷的人才是不缺的。
这个时候的美国的互联网处于高速的发展初期阶段。
在刘康看来,正是进入的好时机。
经过商量确定了发展方向:
第一个是搜索引擎方面,
第二个是网络购物,
第三个是社交领域,提出了博客的概念,
第四个是操作系统和软件。
刘康让沐婉晴从华尔街赶了过来,
和她商议了,买了一栋大楼作为新公司的总部,
新公司命名:我的世界。英文是:myworld
my。
由于国内的互联网还不成熟,所以把原来联系的软件人员都汇集到了这个公司里。
科恩占了15%的股份,沐婉清占了5%的股份,金融公司占了80%的股份。
刘康原来想让科恩当总裁,可是科恩说:“我不喜欢和人打交道,我只负责技术这一块。”
最后商量,让沐婉晴担任了总裁,
科恩是执行总裁。
沐婉晴提出了集团公司的概念,把刘康的四个发展方向成立了四个分公司。
开始了,大量的招聘工作。
其中一个叫李严洪的,刘康把他放在了搜索引擎的分公司负责人员岗位上,并且在分公司给了他20%的股份。
一个叫郑朝阳的,负责社交软件这一块儿。
科恩负责的是操作系统和软件的公司,这个公司又给了他20%的股份。
他又介绍了一个叫威廉的米国人,负责了网络购物这一块。
一切安排好以后,刘康又当起了甩手老板,科恩是退学了,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公司中。
【作者题外话】:大家好呀,如果觉得书写的不错的话可以收藏哦,如果能给点银票打赏的话就更给力了~谢谢大家的观看,有想说的话都可以在下方给我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