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大胆假设(2/2)
众人一个个爬上来,有了之前那只魅的经历,所有人都不自觉端起枪口。
我们走在人俑中间,大致观察了一遍,这里的人俑虽然大体上跟外面的人俑差不多,但有细微差别,它们的雕刻手法变粗糙了。
如果说下面的那些人俑连五个手指都雕刻出来,那这上面手掌只是简单的被划出五道沟壑,也算是手掌了。
这些人俑脸上的面具雕刻的也很粗糙,好像是为了急于完工草草了之。
“哎奇了怪了,不应该啊。”身旁的周渊嘀咕起来,“这都到顶了歇图尔的棺材呢?”
“谁说一定要有棺材的?你不是985高材生吗这点常识都不知道?”我打趣他。
“滚滚滚,说你是211你还喘上了?”
“对不起,我还真是211。”我一脸认真。
周渊愣了一下,弱弱的问道:“你哪个大学毕业的?”
“安州大学考古系。”
“嘶……我淦,打脸了。”周渊打哈哈,“那你说说这咋就没棺材了呢?”
说到这儿那可谓接触到所学了,我清清嗓子道:“古代北方名族的葬习俗是由风葬、石葬最后到深葬的转变,到13世纪基本上都是深葬了,后来喇嘛教传入后出现了天葬、火葬等,直到清代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才变为土葬,当时成吉思汗时代萨满是主教,所以只能按照当时的教义深葬,所以元朝及北元时期的所有汗的墓一个都找不到。”
“乖乖,牛批。”周渊对我竖起了个大拇指,随后脸色一拉,“照你这意思咱们废了这么大劲实则一根毛都没有?”
“你要这么说的……也对,当时我第一次知道这是宋朝古墓的时候就猜想到不会有棺材,更何况是当时的……”
说到这儿我脸色一沉,忽然止住,整个人呆在原地。
“当时的啥?”周渊见我脸色不对以为又出现了突发情况,立马转身对准身后,然而……什么都没有发生。
“怎么回事?魔怔了?”周渊疑惑的看着我。
此刻我的内心掀起惊涛骇浪。
对啊,当时连成吉思汗都选择的是深葬而不是棺材,那考古队为什么会发现棺材?棺材是谁的?肯定不会是歇图尔的,他能舍弃这么大一座玉楼?既然不是他的,那上面那座古墓又是谁的?
从第一次陈亨发照片过来看到三峰雪山和美人梳头画,再到队里师姐发来的电脑还原四层倒角式悬铃古祠堂建筑,再到最后我亲自从土里扒出来的双耳铜盘,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上面那座墓是宋朝时期少数名族的墓,但既然是少数名族,那肯定不会是棺葬的风格。
当时在进入上面遗址的时候通过陶罐铜器的花纹就觉得少数民族的墓不应该建在中原,这是在挑衅,现在看来,恐怕一切都不简单了。
我们现在做个假设,假设上面的墓就是少数名族某个人的墓,他因为某些原因被埋在了中原,埋在了这里,最后被考古队发现,那问题是:为什么它的下面还有一座来自同时代的古墓?
我家里有一本《葬经》,上面有说道:“百年幻化,离形归真,精神入门,骨骸反根,吉气感应,鬼神及人。”,意思就是人死形脱,离而化为土,真气归本,精神聚于坟墓中,受生气荫枯骨则吉,人祥之气于穴气感应,可庇佑后代子孙。
阴宅风水讲究龙、穴、砂、水,龙为“龙真”,即流动的山脉;穴为“穴的”,为生气凝聚吉穴;砂为“砂环”,指大自然幻境,水指“水抱”,意为河流,纵观这玉楼,吸八百里之天地精华,乃上乘宝地,可永世庇佑后代子孙。
但在其上又修建了一座古墓,便会变成虎蹲谓之衔尸之势,不仅墓主在此不得安宁,后代子孙也会互相残杀家道中落,此为大凶!
好,我们再假如,上面那座古墓不是少数名族的古墓,而是某个酷爱少数名族的中原人士,那他的墓里为何会出现三峰雪山和美人梳头画?
上面出现了美人梳头画,下面便跟着出现巨大的玉雕美人神像,敢说这两个古墓没关系打死我都不信!
忽然,脑海里出现了一个极为疯狂的想法:
既然有大胆的假设,那不妨再大胆的猜想。
会不会是有人故意而为之?故意把三峰雪山和美人梳头画放在上面的墓室,之后被考古队发现,或者说……被我发现?
我拷!
这个想法真他吗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