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准备建庄子(1/2)
东方青云道:“其实各地州府都有粮仓,也都备有一些粮食,只是仅供治下百姓应急之用,再备一个军粮粮仓是否多了些。”
永德帝道:“州府粮仓都不大,且调拨给军队也不妥,关键是如今干旱,不少粮仓也是空的。”
温婉儿点头道:“老师也说过这个问题,于是我又想出另一个法子。”
“另一法子则是折算成银子由军中采买,由朝廷指定的商人,或是边关当地富商日常要多备一些粮食,如军队需要则必须卖给军队,如军队没有用上,则要继续准备着,但在其它方面可以给他一些便利,如可以专卖周边几个县城的盐,可以多少土地不用交税等。”
永德帝几人频频点头,但温婉儿却仍摇头道:“其实这还算不得真正的人和,真正的人和是藏米于民。”
永德帝奇道:“藏米于民?这是何意?”
温婉儿道:“比如减少边关附近地方的赋税,没有战事之时,百姓不受侵扰,朝廷应鼓励耕种,减轻赋税压力,可保百姓生活富足,若有战事发生之时,则可由军中向百姓采买米粮以应急。只是这也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让百姓能够家余粮,需要有一段太平时日,加之风调雨顺,这才能做到藏米于民。”
永德帝思索良久,这才说道:“若是如婉儿想的这样三管齐下,自然边关不再担心军粮不足或运送不及时了,而且这不仅仅利于军粮运送,对百姓生活也大有好处。如边关地多人少,如减少赋税,应会吸引部分百姓来此耕种,这也减少了土地的浪费,你这计策当说得上是富国富民之策。”
温婉儿笑道:“这就要看皇上是怎么想的了,看他是希望国库充盈,还是希望百姓富裕,他是希望财富抓在他自己手上,还是乐于与民同富。”
永德帝微微一笑,怎么选择他不需犹豫,经历过一世,他把许多东西看得更为透彻,他许下的宏愿就是让百姓富足安乐。
永德帝看向温婉儿的目光更为热切,却也带着一丝惋惜,“婉儿你不仅冰雪聪明,更是天纵奇才,小小年纪就能想出此利国利民之策,只恨你未能生成男儿之身,否则定会成为国之栋梁,若是能做出一翻政绩,何愁不能誉满天下,名垂千古。”
温婉儿摇头道:“顾伯伯你想多了,我不过是自小见爹爹饱受粮饷不足之苦,于是才会多想了一些,再说这些都是纸上谈兵,想想而已。至于什么国之栋梁,名垂千古那是想都不敢想。”
东方青云道:“这些法子虽然实现很难,但却并非不能实现,而且这道题也再难有更好的解决之策了,那打赌自然是婉儿妹妹赢了?”
温婉儿笑道:“当然是我赢了,所以老师才在军中给爹爹当军师啊。”
几人聊天,其它人却并未闲着,带来的吃食已都用完,难民们大半人吃了饱饭被带走做工去了,留下一些走不了的孩子和老人,温婉儿想了一下,派人叫人用空出的马车接上这些老人孩子,向康乐庄的方向行去。
宁学友带着人忙前忙后,十分尽心,见温婉儿把人带走,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些麻烦算是交出去了,但看了看永德帝的背影又是头疼,这还有个更大的麻烦。
宁学友不敢离去,只能认命地跟了上去,走了不久就见到人们已在庄子的边缘开始忙碌起来,先到的人已清出一大片空地,有些壮汉在砍伐路边的树木,看样子他们是要在这里先建起几个简易的棚子。
再向前走去,却见几匹高头大马的马背上驮着两个大筐在装运土石,于是惊奇地问道:“表妹,你哪里弄来这么好的马啊,这样的良驹你用来做这个活计也太浪费了吧。”
温婉儿笑眼弯弯道:“这马好吗,一般般吧,马不就是用来干活的吗?”她是不会告诉他马的来处的,怕吓着了他,毕竟在他的眼中,他的姨母就是一朵小白花啊小白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