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Objective-C(1/2)
C语言于1969年至1973年间出现,1990年代初有了Java语言的雏形,python则是1991年正式出现。
这些语言因为问世的时间比较早,长期的传播使得技术用户基础明显要更广。
而用户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不断发掘一门语言的新用法也是很正常的。
这些新用法反过来又反哺了这些编程语言,促进了这些编程语言在技术人员中的流通性。
上述编程语言的发展思路固然不错。
但这需要时间去沉淀。
一门新的编程语言想要迅速拥有知名度。
指望这种用时间沉淀的路子明显是行不通的。
别说是用时间沉淀了。
有的时候一门全新的语言刚问世的时候想要拥有一定的技术人员作为拥护者可能都很难。
总之,由个人搞出的编程语言大概率会是无人问津。
但如果背后有大公司强推进行助力的话。
事情则不一样了。
前世的swift这门编程能够一度跻身十大编程语言之列。
跟苹果在后面的助力就有很大的关系。
无独有偶,大公司“捧”出来的编程语言其实有很多桉例。
最典型的桉例要数C#编程语言了。
林灰此前在开发《HILL CLIMB RAG》这款游戏的时候就用到了C#语言。
想要对这门编程语言精通有难度,但上手进行一些通用项目的话其实不是很复杂。
很多技术人员或多或少都曾经接触过C#这门编程语言。
虽然接触过这门编程语言的人不少。
不过却并不是有很多人知道C#这门编程语言的背后是微软。
当初之所以要搞C#这样一门编程语言是因为当时微软准备推出的一种基于.框架的、面向对象的高级编程语言。
就技术渊源这方面来说,C#是一种由C和C++衍生出来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它在继承C和C++强大功能的同时去掉了一些它们的复杂特性,使其成为C语言家族中的一种高效强大的编程语言。
ET框架类库作为基础,拥有类似Visual Basic的快速开发能力。
C#这门编程语言由安德斯·海尔斯伯格主持开发,微软在2000年发布了这种语言。
当初微软之所以要搞这门编程语言,是因为微软希望能借助这种语言来取代Java。
尽管直到林灰重生那会C#也没能正式将Java取而代之。
但因为C#的背后有微软这样的巨头不断输血。
即便是C#未能取代Java,也丝毫不影响C#成为一门颇具有知名度的语言。
大公司如果愿意在背后输血的话。
疯狂助力之下对一个编程语言的商业化和规模化之路所起到推动的作用是巨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