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拼死告御状(1/2)
其实朱钦也打的同一个算盘,他也准备告御状。
以朱钦的判断,奏折多半到不了皇上手里,再加上他与湛若水的师承关系,朱钦觉得这次告御状五五开,值得冒险。
所以朱钦打算先将赵璜和张元魁从此事摘出去,然后他再拼死一搏。
赵璜和张元魁都答应了朱钦不再生事,可他们都料错了刘瑾的性子。
刘瑾一直在打山东巡抚的主意,朱厚照没离京他就开始谋划,这会降罪的圣旨已经快到济南了。
还没等赵璜成行呢,他就接到了圣旨,以禁酒枉法事就地免职,罢官为平民。
朱钦也没逃过,勒令致仕,立即生效。
那头济南镇守太监已经得了刘瑾的书信堵上门来,连交接都不用,直接将朱钦扫地出门,就是这么迫不及待。
而张元魁受的处罚最重,不但职事没了,还要流放西北戍边。
官职越轻,处分得越惨,连一丝余地都没有。
这让张元魁的脾气也犯了,他也想告他娘的一个御状,因为他听押解的锦衣卫谈论皇上南巡,正好与他流放的路途相向。
以张元魁的脚程,到了临清恐怕也得半个多月之后,张元魁就将所有的家当送给了解差,只求他们走慢一些。
理由很好讲,当前流放都是步行,得一步一步地丈量到戍地。
这对于被流放的人是酷刑,对于解差来说也是一趟剥层皮的苦活。
张元魁使了钱,解差也乐得偷懒轻松,到时就随便谎报一个借口,什么流民骚乱之类的说辞不要太多。
于是朱钦、赵璜和张元魁就奔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进发了。
朱厚照还不知道自己将会面临什么,他现在就很头疼,因为到了长芦盐场就有人找他告御状。
人还不少,大几千呢,上来就给他送上了大礼包。
【叮,激发民变,昏庸度+10】
船一到长芦盐场就被几千个灶户围了个严严实实,好家伙,红通通的火把照亮了半边天,那嚷嚷起来的声浪都快要盖过大沽口的潮响。
要造反?神机营连弓弩都亮出来了,全副武装戒备,可这些灶户没有一个愿退的。
王鏊出面了,这个时候肯定不能让皇上冒险,他这个阁老不就起这个作用么。
王鏊站到了船头放声:“老夫乃是当前内阁学士王鏊,尔等不得放肆,有冤屈可以找有司伸辩,不能阻拦官船,不然惹急兵士们,尔等须得不了好。”
没用,灶户们一听阁老都现身了,那就没跑,皇上一定在船上,他们要告御状。
人潮又鼓噪起来,还引得其中的妇孺老迈痛哭凄泣,哀声震天,平白让海门明月都冷清了几分。
没状纸,他们要当面哭诉。
什么时候消息这么灵通了,这些灶户又怎么知道朱厚照会到这来?
甚至有些灶户在微冷的夜风中还趟开了胸膛,大喊着:“不活了,就往这射吧。”
本来就活不下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