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众生如是观(2/2)
感受到来者不善,少年心念一动,双手幻化出刀剑,对着冲将下来的刀剑开始劈砍。
他不会什么剑法,只是单纯以刀剑抵挡。
尽管接不住所有的刀剑,但是少年无畏气势屹立其中,战意越来越盛,那些透体的刀剑连同被少年砍散的刀剑,一并消散在神魂中。
随着白虎金炁被神魂慢慢吸收,少年双眼也逐渐变得通红。
不同于斩尸阵转换而成的纯粹金炁,白虎金炁携带着庞大的怨气煞气,包含着贫民自带的种种不甘,屈辱,怨恨,堕落,消极,自暴自弃,无所顾忌等等负面情绪,一并涌入神魂,开始冲刷侵蚀少年的神智。
少年一时如坠深渊,又如一叶扁舟,在狂风巨浪中摇摇欲坠!
少年不自觉替他们感到悲凉、不公。
天之道,损有余而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少年怒目圆睁,如今人道横行,天道又在何方?天道不作为,要之何用!
瞬间天雷滚滚!
赵灵湖抬眼大惊,心魔?
心魔是劫难亦是机遇,一般在合道境时容易产生。
合道断心魔,自此道心通明无碍,合乎大道。不过修道至今,赵灵湖从未见过有人在化生境能诞生心魔,一时又惊又忧。
如今谢风来初遇心魔,仿佛又触怒了天道,引发天雷征兆。场间一时阴风怒号,仿佛百鬼啼哭,又有天雷滚滚,直欲落下。
赵灵湖只能奋力以真气护住此间小院,隔绝外面干扰。他可以替谢风来抗下此番天道因果,至于谢风来所遇心魔,却只能全凭少年自己悟道斩魔了。
......
少年置身深渊幻境,仿佛看到了张三母亲因没钱就医买药而死于寻常风寒,李四一家卖女入府为奴只为能让其吃上饭,王五天资聪颖却没钱上私塾只能去放牛......
诸多贫穷众生相,仿佛拉着少年,让少年放弃修道,与他们一样,永远留在西街。他听见他们的哀鸣,哀求,他于心不忍。
少年心怀慈悲,不忍离去,眼角不由得滴出血泪。
在这片幻境之下,少年被误导成,修道则必须舍弃众生贫苦,脱离众生,这正是心魔可怕之处。
少年若不舍弃,则修道之途便到此为止。
少年若无情舍弃,那么此时舍弃众生之举将成为他心中永远的道心缺碍,此心魔无计消除。
个中凶险,不足道也!
少年耳边忽然响起师父临走警示之语—立足众生。
少年朦朦胧胧似有所悟,他本身出身西街,如今一朝化龙,亦是借由西街金炁之机。他如今修道并未脱离此处,脱离众生。
他不过于众生中自强不息,心怀慈悲,止于至善!
少年眼睛越来越明亮,忽然凭空缓缓升起,逐渐离开深渊,俯视西街众生,他听见了所有西街的声音,他并未因嘈杂而感到违和,反而似有所悟。
修道之声对于众生与修真者本质是相同的,修真者并非孤立高傲之人。
天道之下的芸芸众生,纷乱嘈杂,乱我心忧。而他作为修真者于其中自强不息,脱颖而出,在大道修行上放声高歌,感悟大道之时亦能仔细辨别聆听众生的喃喃低语。
在西街一大片低沉的嗡嗡和声中,少年的修道亦显得难能可贵!
修道未忘本,心怀大慈悲!
一念起,心魔陡然退散,漫天煞气怨气融入少年体内,顿时化作一道道纯正无比的金炁。
这便是人间金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一夜,南漳城西街所有人都感觉身上仿佛轻了几分,一夜无梦,睡了个安稳觉!
......
谢风来缓缓睁开双眼,感受着浑身充满的金炁,仿佛要爆炸开来。
原来是以谢风来如今的身体,根本无法容下这么庞大的金炁,如何炼化,还是一项考验。
谢风来终于明白了为何师父一定要让自己先练碧海潮生诀,眼下心念一动,碧海潮生诀自然运转,一道道金炁在走完碧海潮生诀运行路线之后,化作一滴滴晶莹剔透的水珠,滴入灵海。
滴滴答答,灵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由原本的小坑洼逐渐汇聚成一方小湖泊,湖面波纹荡漾,轻轻摇曳!
谢风来尝试调动这方湖泊,一道道水真气自湖面而起,流经四肢百骸,汇入灵台。神魂仿佛浸泡在灵液中,冰凉清爽,方才所受之创伤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如初。
谢风来神清气爽忍不住发出一声轻啸,却意犹未尽。
“师伯,我觉得好胀好撑!”
谢风来察觉体内灵海的水位仍在不断上涨,几欲溢出,他逐渐感到不适,体胀欲爆,连忙向师伯求助。
赵灵湖见状哑口无言,只得啧啧称奇。
生而化生的天醒者,在化生境时也无谢风来如此庞大的真气,当真活久见。无暇吃惊,眼下当务之急便是排导谢风来体内溢出的真气。
自古堵则盈,疏则通。赵灵湖当下便有主意,只见其手上玄光一闪,地上凭空出现了一只七尺来高的玄黑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