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香馆庭院(2/2)
孙若涵做的糖年糕啊,不用说,一定是极品!被诱惑的碧君差点答应,但总算理智依然在线,“早上要去爷爷奶奶家拜年呢,出不来,中午才能出来。”
“那行吧,中午见。”
挂了电话,孙若涵才想起自己买房的事还没告诉碧君。不过也没关系,不用急于一时。就那破房子现在的样子,他还真不好意思带碧君去看。
手机屏幕亮着,他发现自己手机信箱里99+的未读短信,点开,一排排都是拜年的话。大多都是除夕零点刚过时的来信。
没有守岁习惯的他昨晚早早就睡了,拜年的短信刚刚才收到,这个数量倒是让人有些惊讶。原来不经意间他已经有了这么多的联系人,这其中大多都是这半年中咖啡厅的客人。
曾经的他作为国宝级烹饪大师,全身心都扑在厨艺上,整天鼓捣他的‘美食秘境’,总是嫌麻烦刻意避免与他人接触。手机号码只有家人和烹饪协会极少的几个高层才知道。
但现在感觉,这样也挺有意思。一封封短信的道贺,就是新年的气氛。
嗯,就是回信有些麻烦,算了,群发吧。
太阳花园初一的清晨有些安静,但另一边,大运河畔的美食街上却热闹非凡。
九点刚过,大街上就传来了敲锣打鼓声,一支红红火火的舞狮队伍沿着步行街敲打着鱼贯而过。蹦着、跳着,很是热闹。
姑苏城这么多年来都没有舞龙舞狮的习俗,年味毕竟不如北方。过去或许有,追溯起来在清末民初时山塘街、玄妙观的庙会都有花灯、舞狮的记载。但毕竟是几十年、近百年前的习俗了,足足三四代人的差距,没能流传下来,这么多年早就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反倒是日本,在唐朝时积极接收了中国的‘舞狮’习俗,千年之中完整融合进了自己的文化,舞狮反而成了日本新年时的传统保留节目而一直保存到现在。新年时,日本国内各大神社都会组织这样的表演。源自中国的文化,却成了他国的传统。
美食街上的这动静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旁观。
舞狮的两旁拉着一些写着日文的长幡,因为夹杂着不少汉字,不难理解都是些庆贺新年的吉祥话。一旁伴乐的和国内的节庆音乐有些不同,但毕竟差别不大,本就是相近的习俗,很容易让人接受。看热闹的不少,原本安静的长街渐渐拥堵起来。
与此同时,在一些日料店的街边上摆了一些摊位。有抽“御神签”,也有出售“御守”。
“嘿,这些小日本,还真把中国的春节当成自己的新年过了。”站在店门口看着舞狮队伍从眼前过去,谢卫国抱着肩膀有些意外道。他们的糕点屋也开业了,不过目前为止客流量不多。
虽然这些日料店早就说要搞新年活动,没想到搞这么隆重。舞狮、抽签、护身符,那分明是日本如今的新年习俗。但因为这些本就是传自中国,又让人觉得风俗相差不大,很容易接受。反而不会有所谓‘文化入侵’的警惕感。
“现在的年轻人就喜欢新鲜的东西,被这些日本人这么搞,说不定过两年这一片真的会成为日本的‘唐人街’。”
听到旁边有人说话,谢卫国转过头去,却意外地发现是熟人。
“肖助理?”
站在他边上的正是烹饪协会的肖助理,之前代表协会组织了烹饪大师赛。原以为他已经离开姑苏城了,没想到会出现在这里。
“新年好啊,谢老板。今天真是辛苦你们了。”肖助理意有所指道。
“辛不辛苦无所谓,只是看样子干不过他们啊。”谢卫国也顾不得多考虑肖助理为何会出现了,有些愁眉不展道。因为舞狮、抽御神签活动的原因,日料店已经聚了不少人,胥楼糕点屋相比之下就冷清多了。这让他有些不甘心,但也无可奈何。
“原以为是针对我们糕点屋,但看这个架势,这些日料店已经准备许久了吧?”
“嗯,确实不仅仅针对你们。事实上几个月前我们协会就收到过日本的商会关于举办庆典活动的申请。因为这里日企很多,有消费群体基础,这几年来这些日料店一直想要打造一片他们自己的文化街区,就像国外的唐人街那样。”
“你们烹饪协会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干?”
中国人在国外打造唐人街,让人颇有些扬眉吐气的感觉,但让别人在自己的土地上这么干就有些不是滋味了。
“协会没法插手。毕竟是正规的商业手段,靠压是压不住的。说是‘文化侵略’有些重了,但其实也就是这样。”
打仗靠人,靠枪炮。文化侵略同样如此,想要抵抗只有靠人和武器,这武器不是来自官方的行政手段,而是属于本国自己的文化。
“市场就在这里,我们弱了,别人自然会抢。衣食住行,自古民以食为天,餐饮文化一直是各国文化之争的桥头堡之一,我们也希望江南餐饮的品牌能做的更好。我从不认为我们中国的文化逊色于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只是我们没有好好的去发展而已。这也是几个月前,协会举办那场‘烹饪大师赛’的初衷。”
日本商会的节庆活动申请了不止一次,从盂兰盆节、中秋,到这次的新年。他们想要在这片土地上开展本国的风俗活动,最初就惊动了烹饪协会会长。这是无法单纯靠官方打压的,可一可二不可三。
于是受会长所托,几个月前举办了那场大赛。说是比赛也好,说是综艺节目也好,目的只有一个,让江南饮食文化让更多人所知。
目前看来确实有一些影响,当时收视率不低,但影响有多大一时间也看不出,不太好说。长久以来的文化底蕴本就不是一场比赛、一场活动就能够显著提升的。
作为整条街上唯一还开着的糕点屋,在一家家日料店之间,和周围气氛格格不入。孤零零的,在一片喜庆的锣鼓中竟有几分萧瑟。
但毕竟它开业着。
“呵,也没事,这只是开始,不是结束。”肖助理吐了口气,不再关注街上的动静,“我现在真的觉得,当时的烹饪大师赛获胜的是你们‘故胥十二楼’,这是我们协会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