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额吻(1/2)
“确定真的有‘国宝特厨’的手艺?”
“当然,我亲自品尝过,不会有错。”
“不,我不是质疑,你的品鉴能力我当然是信任的,只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话说回来,你没事吧?”
肖辰知道电话中的会长指的是什么,他身体倚在窗边,一手持着手机,眼睛却在看着窗外随着动车行进而不断向后飞逝的景色。
“没事,真不可思议,那么强烈的特质,却完全没有对我造成影响。反而……我感觉好多了。”
“是吗?”楚明诚越发地诧异。
身为烹饪协会的会长,楚明诚已经是古稀之年,不过身体还算硬朗。
这几年间,随着国家开始重视餐饮文化,一些埋没于民间的大厨,或者颇有天分的后起之秀也是层出不穷。前者是近年来协会着重挖掘的,以期能发现、保全各类散落民间的菜式和特色烹饪手法,而后者是华夏餐饮界的未来。
草根的‘大师’并不罕见,但能够称为‘特级’的就凤毛麟角了。一位‘特级大师’定然是名声在外,除非常年在与世隔绝之地,否则协会多少会耳闻。至于一位‘草根国宝大师’,那完全不可想象,别说见过,楚明诚就是翻遍历史都没听说过。
‘国宝’二字,自古指的是那些能够镇压一国气运的神器。轩辕剑、九州鼎、传国玉玺,相传能够让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国宝特级’同样是如此含义,可以镇压华夏美食文化的气运,一人即一个菜系甚至多个菜系的代表。是授予那些在黑暗年代中保存了火种,为华夏饮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者的荣耀。所以能称为‘国宝’的,哪怕不愿加入烹饪协会,也定然是名动一方,人不会是石头缝里蹦出来,厨艺更不是闭门造车能集大成,绝不可能默默无闻。
“具体等我回来再汇报吧,老爷子,你也该多休息休息了。给你带了些特产。”
“老头子我还没到需要你关心的年纪,真要关心,早点过了特级,把我的位置接过去。”
“啊?什么,这边信号不太好,我先挂了。”
听着电话那头已经变成嘟嘟的忙音,楚明诚笑骂了一句,也挂上了手机。
他说的不是玩笑话,过了年他已经七十有二,虽然身体没什么大毛病,精力却早就跟不上,这个烹饪协会会长的位置早该退位让贤了。
只是华夏这些年来虽然高速发展,但对于餐饮文化这一块却始终青黄不接。老一辈都垂垂暮矣,年轻一代愿意静下心来十年如一日去锤炼厨艺的实在不多,大多在烹饪学校学个三五年,就出师忙着去赚钱。
养家糊口的压力和时代发展的浮躁,这一代人的世界观早就和他们格格不入了。老师傅的手艺已经濒临断代。
许多的‘百年老店’,继承下来的除了招牌,早已没了真正重要的东西,就连自己的招牌菜都失了味道。甚至前不久还听说有传承了两、三百年的酒楼用超市的速冻点心蒸了上桌的奇葩丑闻。在曾经的年代,那是连跑堂的伙计都干不出的——旧时寻常小店的伙计若是跑腿用了别店的菜,也会和客人好好说清。
可如今呢,口碑、名誉、荣耀,都没了赚钱重要。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差的时代。
能让楚明诚看的过眼的年轻人不多,肖辰算一个,只等他早日踏入特级的门槛可以接了自己的班。楚会长也相信这一天不会太久远,他的天赋、他的努力,都注定不会默默无闻。所谓的会长助理,本就是频繁接触会长的工作,便于提前熟悉。
至于肖辰口中的那个‘国宝特厨’,因为太过于匪夷所思,楚明诚也不知是否应该当做他随口的玩笑话。
“如今这世道,难道还真有石头缝能蹦出个‘国宝’不成?”
一个二十多岁的国宝特厨,只经营一家名不经传的小小咖啡店?楚明诚摇了摇头。
【闲居不问世如何,云起山门日已斜。放鹤去寻三岛客,任人来看四时花。】
如今这繁华的红尘,追名逐利成了世间正道,真的还能容得下这样的隐士吗?简直就像是话本故事,楚明诚索性不再多做考虑。
初一的夜晚,街上的行人很少,空旷的街景别有一番滋味。孙若涵开车将碧君送回家,汽车在小区外的路边停下。
女孩手伸向车门,却迟迟没有推开。
“怎么了?”
“孙若涵你的厨艺其实是很高很高的吧?留在那样的咖啡店里,是因为我吗?”
女孩的视线认真的看着自己,孙若涵也没有回避,就这样对视了片刻,然后笑着摇头。
“不,不为了任何人,只是为了我自己。”
孙若涵回答的很认真。这是他自己的选择,没有任何的委曲求全。
若真的相爱的两人,也不需要委曲求全,否则隐瞒着的、自我约束的,都不过是毫无意义的‘自我感动’,在未来的某一刻会加倍的回馈,埋下不安的隐患。这些道理孙若涵早就明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