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极光包裹的七彩地球(1/2)
旦复旦兮,昼夜轮转。
36个昼夜交替——三年的地球时间一晃而过(月球一年有十二个月,每个月只有一天)。
上河梅枝与梦常在已经成为合格的月球法官,协助大法官梦有贵处理多起案件,积累了大量宝贵办案经验,行迹遍布月球正面各国企业六大传统开采区域。
此时的哥白尼运输中心,一片繁忙景象。
基地外,全是发射架以及来来往往的运输车,一种异样的繁忙美感,整个基地充满人类的活力。
哥白尼基地,高出月表1.5公里,头顶布满了一层层的防护罩,看上去就像放大了无数倍的矮树桩。
抵达基地内部的出口处于半山腰,爬到出入口向上望去,距离基地顶部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往下看是个2公里深、方圆将近一百公里的大盆地,里面布满了各种各样风格的庞大建筑群。
从出口抵达下方的方式很有意思,是太空滑翔!
由于月球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这里是滑翔者的天堂。
使用滑翔设备需要交10万rmb的押金,却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滑翔到目的地后,只需找到同一家滑翔机构就可以取回全额押金。
这是一家华人开设的共享太空滑翔联盟。
梦常在与上河梅枝一起滑翔在这座繁华城市上空,往下看去,一处处酒楼商铺林立,各种各样的文字招牌若隐若现,各种名族特色的建筑随处可见。
一幅世界人民大团结的真实写照。
整个哥白尼基地的北方是一大片平原,南方是一些低矮的山丘。繁华之地仅限于北方平地,及靠近中央的山丘。
而哥白尼最出名的就是三座中央山,这里是整个哥白尼联合基地的最中心,是人类几十年的月球建设标志物,月球特别法院就建在这里。
“两位,请问想吃什么?我们有地球运来最新鲜的黄瓜,要不来一份黄瓜鸡蛋汤?”
“或者来一份洋芋土豆焖饭加一碗萝卜汤?这是月球最美味的食物,食材全部选自月球最大的粮食基地——东方海基地。”
刚退回押金的上河梅枝嘴角一阵抽搐,整个东方海可以作为食物的就只有土豆、稻米和萝卜,其中旱稻因为种植要求高、产量少所以种植面积很少,导致月球最多的食物就是土豆和萝卜。
土豆粉、土豆泥、油炸土豆片、荷包洋芋、凉拌土豆丝、椒盐薯条、油炸黄金小土豆……
多年以来,月球人类主食是土豆,副食是土豆和萝卜,弄得听到土豆就头疼,但比起能量食物——土豆真的是美味。
月球的食物当然不止土豆、萝卜,很多企业也会走私一些地球特产。
食用油、面粉、调料、黄瓜、鸡蛋之类的就全是地球走私货物。
“洋芋土豆焖饭”这是来自地球华国的“洋芋火腿焖饭”月球改造版,由于月球吃不到火腿,所以才出现将洋芋做成一软一硬两种口感的做法。
上河梅枝瞄了一眼一串数字的价格,决定无视这家华国餐馆。
“一份黄瓜蛋汤,竟然标价5万元!”上河梅枝好怀念地球老家的生鱼片,鲜嫩、便宜又好吃。
黄瓜蛋汤,贵的不是地球运来的蛋,也不是新鲜黄瓜,而是做汤的水!
“两位吃汉堡吗,牛肉汉堡,5000元一个。”一位服务员似乎看出梦常在脸上的诧异:“先生有所不知,这几天出现太阳风暴,地月火箭运输受到一定影响,我们月球店面存着的面粉坚持不了多久,所以价格有些浮动……”
月球特别法院的工资仅能养活自己,没有多少闲钱吃名贵小吃。何况大法官梦有道最近几个月一直病重,老法官清正廉明,那点微薄的积蓄,根本维持不了住院费用,梦常在大半工资都垫了进去。
至于上河梅枝,由于反对姐姐建议,胆敢自立门户,已经被冻结了原本的资金账户。
两人都穷,或者说月球上就没几个真正的富人。就像没人愿意行走在月夜一样,地球人类除非万不得已,谁也不会选择长久居住在荒凉的月球。
“烤洋芋,50元小份,80元中份,100元大份!免费赠送萝卜条。”
远处传来吆喝声,是如此亲切和诱人。
两人跑了过去,果然是熟悉的价格,熟悉的酱伴洋芋和腌萝卜条。
在价格的绝对优势面前,土豆用自身无以伦比的优越性击败了所有食物,成为月球食物中的霸主。
华国东方海基地也成了月表人类最向往的地方,那里具有最先进的环大裂缝地下恒温种植仓,培育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食物。
月表温差巨大(-180c至150c),不适合植物生长,也不适合人类居住,但月球内部温度相对稳定,下月幔温度在1300至1900c,幸运的华国人在东方海基地范围的某处月壳内部,找到了一段连通上月幔的大裂缝。
经过多年改造,东方海基地已经成为月表人类的粮食生产中心,跟北熊国企业生产的淡水、双鹰国企业的氧气蜡烛、欧共体企生产的太空服并列称为:月表人类四大生存要素。
“滴!”正在享受着洋芋的上河梅枝突然收到一条短信,内容看得她心花怒放:“发工资了,还有奖金!万岁!一天发一次工资的感觉真好!”
月球一天就是地球一月,所以月球工资当然是按天结算。
梦常在却魂游天外,看着酱伴洋芋发愣,没能及时回应上河梅枝的欢呼。
“咦,小梦哥,这几天你一直心不在焉的,发生什么事情了吗?”上河梅枝很快反应过来:“你是担心梦大叔吧,他会好起来的,实在不行我们偷偷给他注射长寿基因药剂;或者把他麻醉了,直接利用定向培育器官移植技术,把他老化的器官替换掉。”
“……”梦常在摇了摇头,自家小叔跟老头子一样的倔脾气,哥哥公开反对人类基因技术,弟弟不声不响,用实际行动默默支持。
很多时候,小辈总不能理解老一辈的坚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