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火光冲天(1/2)
话说韦儿带着师伯袁雄一行人抄近路赶往静逸山庄,不多时,便来到五丈河边。五丈河因其有五丈深而得名。
“师伯,不好啦,河面上的桥断了!”将行至河边,韦儿突然惊叫起来。
众人向着河面望去,只见河面上的小桥只剩下两岸的桥头堡。
一行人跑到河边,仔细查看,发现桥是被人炸毁的,看样子,应该被炸不久。
“没有桥,我们这么多人,可如何过河?”袁师伯发起愁来。
“我们可以找个船家,渡我们过去。”单芳说道。
袁师伯点点头,说道:“嗯,也只能如此了。”转过身对韦儿说,“韦儿,你可知附近哪里有船家?”
“我知道,就那边——”韦儿用手指着不远处的一户人家说道,“那是曲二爷家,他们家以打渔为生,师父曾带我去过,我们过去问问他吧!”
“好,我们过去看看。”袁雄说道。
又走了约半里路程,韦儿突然停下来,说道:“我怎么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哪里不对劲?”单芳不解的问。
“这……我却说不上来。”韦儿哭丧着脸。
“你仔细想想。”袁雄说。
韦儿望了一眼师伯,又望了望曲家院子,恍然大悟,道;“哦,我想起来了,以往这个时候,曲二爷家都是炊烟袅袅,今天却特别冷清。你们看,屋上连一点烟儿都没有。”
听韦儿如是说,一行人顿时紧张起来。一种不祥的预感在每个人心头蔓延。
“大家各自注意,小心前行。”袁雄说道。
一行人来到曲家院子外面,但见院门虚掩着,并无异样。袁雄轻轻推开门,向院内张望,院子里静悄悄的,一个人影也没有。一行人进得院来。
“曲二爷……在家吗?”韦儿喊了一声,没人回应,便又连喊了几声,依然无人回应。
一行人走进中堂,但见中堂内家具陈设并无异样,又走进卧房,卧房内各式物件摆放整齐,也无不妥之处。
“难不成你曲二爷走亲戚去了?”单芳疑惑地问。
韦儿直摇头,“不可能,今天又不是什么节庆,他们走什么亲戚”。
正说话间,忽有袁师伯手下一名武士跑进来,“大人,后院似有哭泣声。”
一行人急忙来至后院,发现后院也井然有序,并没听见哭声。
“你当真听到哭声了?”袁雄问道。
“属下听的千真万确。”武士说道。
就在这时,又一声轻微的抽泣声传来。这次,大伙都听得明白,但待大伙欲辨明哭声从何而来时,哭声又消失了。
“大家安静,分散开,仔细听。”袁雄吩咐道。
众人四散开来。
不多时,抽泣声再次传来。
“师伯,哭声是从墙角边传来的。”
大家都递个眼色,表示赞同。一起像墙角走去。墙角堆着几个箩筐。武士上前,将箩筐移开,一个井盖展露在眼前。
“打开井盖。”袁雄吩咐道。
两个武士一起将井盖打开,朝下一看,下面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就在这时,抽泣声再一次传来,大家听的真真切切,原来抽泣声是从井下传来,还是一个带着稚气的孩子的哭声。
“这应该是狗蛋在哭。”韦儿显得有些激动。
早有武士找来火把,点着了,向井下一照,隐约看见下面有人。有武士对着井口喊话,只是无人答话,唯有孩子的抽泣声不时传来。
武士们找来绳索,将一个武士放入井中。武士下到井底,这才发现井里没有水,原是一口枯井,一个约莫五六岁模样的孩子坐在井底,有气无力地哭泣着。
“下面什么情况?”袁雄问道。
“有个孩子。”武士答道。
“快把孩子带上来。”袁雄说。
众人一齐用力,将武士和孩子拉了出来。韦儿一眼便认出这是曲二爷家的狗蛋。见狗蛋奄奄一息,韦儿一时难过地哭起来。
“快救救狗蛋吧。”韦儿呜咽着说。
众人将狗蛋抱进屋,为他喂了一口水,他咳嗽了几声,又见一大群人围着自己,害怕地浑身发抖,竟哇哇地大哭起来。
“狗蛋,我是韦儿姐姐……狗蛋,我是韦儿姐姐啊……”韦儿的流水哗哗地流着。她紧紧抓住狗蛋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狗蛋认出是韦儿姐姐,紧张的神情终于松了下来。他的脸上黑乎乎的,嘴唇干涩成紫色,也不知在井底呆了多久。喝了几口水下去,便慢慢缓过神来。单芳为狗蛋擦拭干净脸上的污垢。众人又将随身携带的干粮拿了些和着水给狗蛋喂下。狗蛋的脸上这才渐渐有了血色。
这时,一个武士跑进屋来,对袁雄说道,“大人,我们在屋后面发现了一双绣花鞋。”
“带我去看看。”袁雄跟着武士走出院子,来到屋后。屋后,是一片竹林。绣花鞋便是在一根竹子下面发现的。袁雄带着几个武士走进竹林。只见竹林深处,有一片土明显被人动过。他们径向那片新图走去。待得走进一看,这片新土大约丈余长宽。不远处,还有几把锄头及铁锨。袁雄吩咐众武士抛开土。几个武士拿来锄头并铁锨,慢慢将土除去。不多时,土中便露出一只手来,吓得一个武士连退三步,大喊“有只手”。袁雄又令武士们继续挖掘。一盏茶功夫,便挖出三个人了。
“去把韦儿叫来。”袁雄吩咐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