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镯子(2/2)
“左伯母送的东西,我自然注意着,不会磕坏;至于不搭配,我觉得还行……”
“是我逼你过来的?”
修士修行到金身无垢,身上已经没有杂质,皮肤会异常细嫩;但体形不是杂质,再怎么修行都不可能变形,只会越来越趋于完美。
汤静煣见两个人好像在修炼,贸然打扰不好,没再言语,招呼团子一声,想和姜怡一起退出去。
汤静煣则不同,珠圆玉润,手腕不能说粗,而是很有肉感,用俗世的话来形容,就是很有福相好生养,戴翡翠镯子确实要更贴合气质,感觉就和量身定做的一般。
宗门很大,路上看不到半个鬼影,溶洞内也是如此,里面只摆放着很多冰棺,冰封着各种人与物。
吴清婉在门口目送,看着一个小姑娘独自闯荡修行道,心里难免有点唏嘘。
谢秋桃道行比吴清婉高,按理规矩,吴清婉得叫对方一声仙长。不过谢秋桃面相实在太小,吴清婉以长者对待十分古怪,也就没计较那么多:
好在冷竹善于察言观色,看出了三个女人之间忽然爆发的混战,眼见公主势危,连忙插话道:
在老祖的帮助下,上官灵烨这一觉睡得很香,连脸上的气色都恢复大半,看起来精神了许多。她睁开眼帘,看到站在门口的姜怡和静煣,可能是刚醒来有点迷糊,开口就是:
“你们完事儿了?”
“首饰讲究多,要依照气质来搭配。太妃娘娘贵气,佩戴金器更能衬托气质,公主也是如此;像我和清婉,就没那股自幼熏陶的雍容贵气,所以很少戴金器。
上官灵烨冰肌玉骨,肌肤肯定好得出奇,但体型比较纤长,属于高挑苗条的类型。
不过檀香的效果已经过去了,上官灵烨听见声响,苏醒了过来。
上官灵烨彻底清醒,反应过来方才的问题,暴露了自己听墙根的事儿。她当作什么都没发生,回头看去,惊觉靠着的枕头是老祖大腿,连忙做出恭敬模样:
“师尊,我……诶?师尊好像神魂出窍了。”
侯玉书一路看过去,冰棺里的人男女老少皆有,都很陌生,但有气息波动,明显不是死人,只是在长眠。
“吴姐姐,你怎么未卜先知出来了?我正准备敲门呢。”
“我觉得金配玉要更好看些,不张扬又雅观,公主和太妃娘娘戴着很合适。”
侯玉书面露不可思议,左右看向溶洞,继而疯狂地在数个冰棺里寻找起来。
“玉瑶洲不乏我的徒子徒孙,要救一两个无名小卒很容易。”
昨天晚上‘修炼’的时侯,吴清婉被三个人折腾的不轻,姜怡和汤静煣起哄,左凌泉也不知心疼人,怎么羞人怎么来,她都忘记摆出了多少姿势。
汤静煣想要的是镯子,又不是首饰,见这俩人达成共识先排挤她了,摇头笑道:
此举明显对老祖有点不敬,但汤静煣和老祖很熟,连上官灵烨都不了解她们之间的关系;老祖虽然神魂出窍,本体还是有感知的,既然没抽汤静煣两下,说明不在意。
完事儿了?姜怡闻声表情一僵,明白这话的意思,但又不能表现出来,只能做出模棱两可的模样,回应道:
“这翡翠镯子,是江南那边的款式,比较适合温婉保守的女子,寓意是‘持家守业’,俗世烟火气比较足……”
她走到跟前,帮上官灵烨整理了下睡得有些乱的发髻,看似不经意的扫了眼镯子:
“戴两个镯子,看起来是有点不搭;翡翠镯子是左伯母送的,俗世首饰,磕磕碰碰容易弄坏……”
吴清婉和谢秋桃不太熟,不过那天在海上见过一次,前两天谢秋桃也来过,对这姑娘印象不错,抬手示意她进屋说话。
姜怡在旁边看着,觉得如果不出意外,汤静煣接下来就要说戴着试试,然后爱不释手,提议‘拿团子换镯子’什么的。
按着姜怡的性子,白天肯定找到这当姨的算账,要是不躲起来,准被数落得抬不起头。
哒哒哒——
侯玉书在这里住了下来,修养体魄的几天里,从旁人口中得知了这里叫‘玉净仙宗’。
霹雳——
侯玉书已经到了幽萤异族的地盘,没得选,跟着一起来到了雪峰之巅,一座冰封的洞府之内。
说着收起手,准备从玲珑阁取首饰。
宅院在俗世城池,外面就是寻常巷子,大暴雨时没有百姓走动,只有一个身着夏裙的圆脸姑娘,背着一把铁琵琶,站在院墙外面。
姜怡把卷宗放在了书桌上,回头瞧见显眼的‘左家儿媳传家宝’,本来就复杂的眼神,更加复杂了。
“安然无恙,让谢姑娘操心了,外面雨大,进去说吧。”
吴清婉转眼望向海面,可见那边雷云滚滚、天威浩瀚,却看不清细节,只听见远处传来一声:
“左公子入幽篁了呀,真厉害……”
古老的建筑巍峨屹立在山巅,但缺了弟子,再宏伟的建筑也难免看起来死气沉沉。
修行就是如此,永远都在路上。吴清婉想要挽留,但耽搁了人家修行不太好,而且也没借口挽留,当下只能道:
姜怡半步灵谷的修为,哪里斗得过她们,被欺负得哭哭啼啼,她还没护着。
侯玉书往年全在行善积德,从不认为自己是邪魔外道,只因血仇不得不报,修炼成妖的事儿又东窗事发,才被迫投身幽萤异族,心里其实瞧不起这些人。
在这里住了几天,侯玉书发现幽萤异族的上层,和他想象中差距很大,为人处世看不出穷凶极恶的地方,甚至有些人很面善风趣,得知他从玉瑶洲而来,专程跑来嘘寒问暖了解玉瑶洲近况,还说起当年在玉瑶洲某某地闯荡的事儿,甚至提起了如今还在世的玉瑶洲老友。
就这么在院墙下徘徊良久后,未曾瞧见冷竹跑来叫她过去,倒是听见院墙外面有些许响动。
雨滴砸在伞面上的声音。
吴清婉回过神来,走到门口看了眼。
上官灵烨见此也没有制止汤静煣,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活动胫骨:
“师尊找左凌泉有事,应该是带着左凌泉出去了……好久没睡这么熟了,感觉身体都轻了几两。”
此时吴清婉不在跟前,姜怡势单力孤,面对两个女人显然有些难以招架,想把局面搬回来却没有合适的由头。
以前上官灵烨刚拿到镯子的时侯,得知‘镯子代表是左家承认的正房儿媳’时,曾作势要取下来给姜怡,被姜怡拒绝了,因为那时侯姜怡把她当作皇太妃;现在姜怡忽然又开口提起这事儿,还有让她取下来的意思,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
“没有我,他们都已经郁郁而终,或者死在了他人手里。我只是给投靠我的人,一个解开心结的机会,你不要这机会,大可自行离去,没人拦着你。”
侯玉书沉默无言,片刻后,拱手一礼:
“晚辈侯玉书,拜见前辈。”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