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二十余年如一梦 回首此身堪惊(2/2)
赵大官人在县城时已被传言灌了满耳朵,发现事情愈演愈烈后,自诩宦海老吏的大官人麻爪了,骨子里他仍是一个不愿惹事生非怕担事的农家老汉,深谙出头的椽子先烂的俗世生存智慧,所谓树大招风,大官人担忧赵瑔风头太盛最终毁于流言蜚语。
五十贯月钱只不过是赵大官人发作的由头,父爱的深沉又岂是朝气勃勃的子女能明白理解。
“五十贯……是高了点。”赵瑔这才明白在县城招工时别人看他的眼神含义,人家在集体看二百五!
“虽然……高薪、对高薪,那啥,高薪不过是吸引人才的一种手段,但我们看重的是人才给我们创造的巨大效益。付出区区五十贯,未来我们收获的是尖端产品带来的高附加值。”
赵大官人激烈地挥舞手势,“莫当为父读书少便说些不知所云的胡话,依你说招那些匠人可为你赚许多钱?”
“不是许多钱,是多到您数不过来的钱。”赵瑔挺直腰自信满满,“效益并不仅指的经济收入,算了,大家先这么理解吧,其实孩儿是想借建酒厂的机会把实验室或者叫科研中心建起来,孩儿准备……”
“等下等下。”赵二爷从衣襟内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纸筏,“为叔总责采买,瑔儿,你可否言明所列之物究竟用于何处?嗯,硝石、木炭,硫磺、铁石重石、石炭雄黄,……鸡蛋?咳,兄长请看,愚弟实在不解,酿酒之物除粮食外竟欲添加这等不着边的杂物么?”
赵瑔曾列了一张采购清单给掌管钱款的二叔,赵二爷彻夜研究没弄明白,技术大拿要的东西他不便轻易拒绝,正好借今天这个机会来个三堂会审,由一把手定夺。
赵大官人举着纸筏隔了足有两尺距离一个字一个字看,先是不满地瞪了赵瑔一眼,“这字不堪入目,你写的?”
“当然……不是我。”赵瑔绝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再拿自己竖靶,“是三元写的,孩儿口述。那小子不好好学习,孩儿借机会让他多练练字。”
“一介小厮读书认字?”赵大官人才要顺口埋汰几句,话到嘴边又改了口,“娘子,咱们孩儿尚未金榜题名,身边的下人先也不输于文人士子,呵呵,呵呵。”
大宋有点名声的文士身边的书童小厮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吟诵几句诗词,虽离满腹经纶还有十万八千里,但绝对没有目不识丁的文字小白。
“三元怠懒,到现在也没学多少东西,仙草比那小子强多了,最起码也有初中文化。”赵瑔提起身边的婢仆顿时神采飞扬,“我和别人不一样,身边就这两个,如果是俩文盲带出去觉得灰头土脸,太没面子了,咱们如果去大城市会让人笑话乡下土豹子进城。不用说以后,现在我也敢说全大宋有几个人物理化学能比仙草更牛的?没有。”
赵瑔的自信感染了老赵夫妻,两口子对视一眼笑不住口。赵大官人捋着胡须说,“娘子,这孩儿自小便不凡,为夫这双眼阅人多矣,断不会看错,你且瞧着,不出三五年咱们赵家孩儿名传天下,你我皆面上有光哩。”
赵二爷心说慢着,兄长你疾言厉色唯恐儿子招来非议,怎么转眼又笑难掩口盼儿子名扬天下,立场、立场!要不要这么溺子无度啊。
“咳、咳,兄长,跑题了跑题了。”赵二爷一口痰堵在嗓子眼里上不去下不来,“咱们合家拿出八万贯建酒坊恁大事体……现下咋扯到小厮认字那头了?仙草那丫头便考上个女状元又与我等何干?瑔儿,你说,买这些杂七杂八的物事要做何用?”
“刚才说到哪儿了?”赵瑔甩锅老赵,”对了,正要描绘远大蓝图呢有人非鸡蛋里挑骨头说字写得不好,三元知道你们摆这么大阵势就为了评点他的字,那小子说不定吓死,要不要这么隆重啊。”
“是了是了。”赵大官人讪讪摸脸,“那、那瑔儿说说?你叔父可是精细人,要做手脚瞒他可不易。”
孙氏垂首不引人注意地偷笑,今天这事只怕又要无疾而终,而且赵大官人护犊子心性重萌,话里话外很容易让人误以为父子俩联手埋坑。
“没啥可说的,说了你们也不懂。”赵瑔站累了,在最近的凳子上坐下。这回老赵没阻止,还把自己没喝的茶水推过去,“莫慌,喝口水润润喉,去山里采水泥可累?那水泥可采回?”
“兄长。”赵二爷拖了长音大加不满,大官人聊天的本领似乎来源于天赋,摆一天龙门阵话题不带重复的。
“哦哦。”赵大官人虚心改过,“回头再说水泥,那么,你要硝石、铁石做甚用?莫不是要冶炼铁器?瑔儿,做事最忌分神,你若酿酒便应一心专用,炼铁器非一日之功,况且那等粗使力气活你怕是不宜沾手,将来要做官的人嘛。古有干将、莫邪、龙泉那等绝世宝刀,传说铸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