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陆灵(2/2)
李绎摇摇头,牵过王柏递过来的缰绳,歉意说道:“马车那晚都毁坏了,这几日大家都忙着进山里寻你们,阿姐先跟我一骑,这里离山下营地不远,咱们到山下再细说。”
舒桐求之不得,走了大半天的山路,腿酸脚疼的,她早都受不了,能骑马代步,再好不过。
上了马,李绎还想跟从前那般,把自己的大氅解下裹在舒桐身上,她却死活不要。
“我穿得厚,两层棉袄呢,用不着,你身上还有毒没解,又才高烧过,可别着凉了,到时候咱们都病倒了,谁照顾谁?”更何况,她知道自己体质特殊,虽能感觉到寒冷,但好像真的没有生病过。
可能青春期的孩子就是爱跟大人对着干,李绎单手将她的双手拉在腰侧搂紧,压住她的挣扎,直接解下大氅扯过来,裹在她身前。
舒桐无奈,孩子大了,管不了了。
遂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靠在他怀里,随着马儿有规律的颠簸,闭上了眼睛。
李绎看到她把头依靠在自己肩膀上,消瘦的下巴偶尔蹭到自己的脖颈儿上,搂紧她调整了自己的坐姿,拉紧缰绳走得更慢了一下。
……
到达山脚营地之后,天已经完全黑透了,舒桐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白色帐篷,并且其中跟他们一样的大帐篷还多出来好几顶,她扭头问李绎:“怎么这么多帐篷?比咱们来时还要多啊?”
来时那场面舒桐已经觉得很气派了,谁知跟眼前一比,不过是冰山一角。
“秦王失踪那日,秦州驻地各部守军陆陆续续都派人在往镜山集结,人才多了起来。”李绎盯着那些行色匆匆的驻军看了一眼,眼眸深沉,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舒桐“哦”了一声,被他扶着下了马,俩人还是回到上次住的那顶帐篷里。
赶了大半天的路,即便刚刚在马上睡了一会儿,她还是累,简单洗漱了一下,吃了两口王柏提回来的晚饭,便没有了胃口,她早早躺在床上。
李绎坐在床边,借着烛火,拉过她被冻伤后还有些红肿的手指看了一会儿,才开口说道:“阿姐,答应我,再不要做任何危险的事情了,即便要做,我是男子,也当由我来。”
“好,以后你来。”舒桐也不和他争辩,顺着他没精打采的说。
李绎看她说完就闭上眼睛,趁着她还没睡着,接着问:“那晚,阿姐后来怎样了?怎么又遇上了秦王?”
舒桐愣了一下,大脑用力转动起来,想了想,捡着能说的简单跟他说了一番。
“就那晚,我想架着马车去引开刺客,结果半路车翻了,我被甩下水潭之前,是秦王抓住了我——我不是穿的是你的披风嘛,他以为那是你,才出手相救,结果刺客追来,我们俩掉进了水潭里,后来被山里的一户采药人家救了回去。”
舒桐慢慢跟他说完,没听见他再说话,依旧闭着眼睛,也问了他一句:“你呢?那晚后来怎么样了?你的烧什么时候退下来的?”
趁着她闭目养神的时机,李绎放纵自己,目光贪婪的盯着她仔细看,“那些刺客想杀的是我,你驾马车一走,他们也跟着走了大半,等我醒来的时候,宋追已经派往秦州各地送了消息出去,剩余的人手,沿着山路继续寻找你们。”
舒桐“恩”了一声,也不知道听进去多少,仿佛是真的困极了,过后一动不动,便再没开口。
李绎听着她绵长的呼吸声,若有所思的坐在一旁,看着她满脸的疲惫,还有那眼下的青黑,等自己将她冰冷的双手暖热后,才轻轻送回被子里。
起身前又帮她掖紧被角,他才转身走出了大帐。
营地里守卫森严,巡夜的将士,身穿铠甲,手持兵器,随处可见。
离此不远处,见秦王的大帐里灯火通明,门口等候兵将侍从众多,一位背着药箱的老大夫带着小徒弟从大帐走出来,径直朝他这边走来。
“五公子。”大夫走近,抱拳向他恭敬行了一礼,“殿下吩咐,叫在下来给那位姑娘看看伤势。”
他也是刚刚给秦王看完伤势,包扎好自家殿下的伤口,就被秦王亲口打发过来,说是给那位姑娘看看内伤。
秦王如今还未上书齐廷,李绎身份不便明示,即便秦王周围亲信人都知道他的身份,但未免麻烦,他们都是以“五公子”相称。
“多谢秦王了,只是她今日疲累,如今已睡下了,明早她醒来,劳烦您再跑一趟。”李绎嘴里客气着。
大夫再次躬身:“不敢,明日待姑娘醒来,在下再过来就是,告辞了。”
李绎点头,目送老大夫和他小徒弟走远。
之后他一个人在雪夜里,看着远处连绵不绝的白色营帐,又盯着漫天密密麻麻的雪片,站了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