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小石潭记(1/2)
竹林随风摇曳带来一阵阵凉风。太阳直直落下,在竹楼外投下亮色的光斑。
屋檐下,秦知了悠闲的躺倒在椅子下看着书,旁边凳子上放着一杯冰镇的灵果汁,时不时喝一口,显得无比惬意。
他刚吃完午饭,此时正是日常的休息时间。
将书放在一旁,他从袖中掏出一个玉盒,里面装着一枚宋倩赠予的丹药.
轻轻拨开盖子,丹药浑圆宛如水晶般晶莹散发着丝丝微光。药香浓郁,在开盖的瞬间便弥散向四周,闻之口舌生津,身体内部都出现一股燥热,让人不顾一切的想要吞食。
压下心中将之吃下去的欲望,秦知了将丹药拈起来放到眼前仔细观察。丹药两指大小,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玉质,将内部的精气完美的锁住,有点点光芒在丹药内部闪烁。这不是秦知了已知的任何一种丹药,至少他看过的书上没有任何有关的记载。
不过他也不是很奇怪,天下的丹药种类数不胜数,他所知的不过沧海一粟,他不知道也很正常。而且,只要熟知各种草药金石的药理,创造出新的药方,炼制出新的丹药也只是信手拈来的事情。
秦知了摇摇头,将一些莫须有的想法抛到脑后。他手指轻轻用力。伴随着咔嚓一声,丹药裂成两半。一股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只是吞咽一口药香,秦知了的身体内部就升腾起一股灼热,精力瞬间四溢,身体充满了力量。
他将丹药分成均匀分成十份,将其余九份用玉盒小心存放起来。在他看来,这枚丹药给他算是浪费了。丹药表面的那层玉质被破坏掉以后,药性每时每刻都在流失,即便用玉盒保存,几天过后,药性也会流失一大半。
秦知了的心里满是可惜,但也没有办法。他拈起一枚丹药碎块放进嘴里,遇水的瞬间,化作一团药液,顺着喉咙流进腹部。
一股热气从腹部蒸腾而上,流经全身各处,在四肢百骸中乱窜。筋脉鼓起,汗液不断从毛孔中渗出,濡湿了衣衫。一团热气从头顶直冲向空中。
秦知了面色大变,身影一闪,三两步便窜到空地上打起拳来。他没想到丹药药性居然如此猛烈,还好分成了十份,要是整颗服下去,他怀疑自己可能受不了药性,原地炸开,最好的结果也是虚不受补,身体被严重破坏,自此破茧无缘。
他不再向以往那样练拳温吞,而是充满了暴烈。只见他不断在空地上闪转腾挪,或是蛇行走位,或是鹰击长空,或是拳如鹤嘴,劲力喷吐间落叶都纷纷被震碎。随着他的身形移动,地上的落叶飞舞的漫天都是。
比往常更久,他花了足足两个时辰才将丹药的药性消化吸收。这么长时间的练拳,他的身体不见丝毫疲惫,反而眼中神采奕奕。他的身体在这个过程中排出了许多黑色的油腻杂质,此时他只觉得神清气爽。在这短短时间内,他的肉体力量起码增加了五均。
洗完澡后,他换了一身黑色的短衫长裤。这个时候,太阳已经往西边走了一大半路程,再有两个时辰天约莫就黑了。
拉上竹楼的门,秦知了背着竹背篓就出门了。
他准备去挖一点竹笋。这个时节正好是山上竹笋破土的时节,最是鲜嫩不过,用来鲜炒再美味不过。
他的手里拿着一把一尺五寸长的怪异铁具,前端像剑尖,后部只有一侧有刃,像刀。这把铁具用来挖竹笋再合适不过。
秦知了小心的走在竹林里。脚下是多年的沉积落叶,踩在上面软软的,但他可不敢大意。
脚下的任何一处落叶都有可能潜藏着枯叶尖头蝮。这是一种小型毒蛇,最长不过三尺,毒性颇强,虽然不致命,但是人被咬中后若不及时处理就有肢体瘫痪的风险。
除此之外,行走在竹林中,还要小心竹枝上的竹叶青。这种蛇体态娇小,常年盘踞在竹枝上,全身呈青色,以飞鸟为食,毒性和枯叶尖头蝮在伯仲之间。
因为地上有着厚厚的竹叶遮挡,林子里的竹笋往往只露出尖尖一角,如果不仔细看就很容易错过。
秦知了举起铁具往竹笋边一插一掀,一颗竹笋连带根部就被撬出来。他捡起来随手就放进竹篓里。竹笋本身带有苦味,在炒菜前需要焯水两到三次,再用清水浸泡一晚,这样就可以去除竹笋的苦味,同时鲜味也能够得到很好的保留。
一些竹笋已经长到了半人高,但还是包裹着厚厚的笋叶,上面错落着一些孔洞,在向外流淌着汁液。这是竹虫吸吮汁液造成的。
在秦知了的背篓里,此时已经躺了十来只竹虫。这些竹虫长着一层厚厚的外壳,行动比较迟缓,力气不小,捕捉的时候需要趁其不备,不然一个不小心就被它飞走了。竹虫平时以吸吮竹笋汁液为生,用油炸过后,特别好吃。
他背着竹篓不断往前走,山势向上,就快到山顶。他的竹篓里已经装满了一半。
地上有一些坑洞,里面散落着一些竹笋的碎片,这是竹鼠在出没。平时它们以竹子为食,在竹笋出土的时候,就专门啃食竹笋。这个时期,它们的肉质是最细嫩的,秦知了每每想起来就流口水。
这个时候,秦知了已经把挖竹笋的事情忘记的差不多了。他开始四处寻摸竹鼠的洞穴,在他脑海里,已经把还没捉到的竹鼠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一口冰镇灵果汁,一口烤竹鼠肉,再来一口油炸竹虫,想到这样每妙的场景,秦知了的心越发热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