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东京城道真言进退两难(1/2)
政和七年正月,东京殿前指挥使高俅官升太尉.高俅原为翰林学士苏轼的小吏;工笔札,善蹴踘,一技之长混进了东京开封府。得到端王赵佶的宠信。佶登帝位后,更加优宠高俅,多次越级提拔,至此,官拜太尉,成为武臣阶官之首。
青烟寥寥奢华阔气的太殿大宅内。
花园中,曲苑护栏,奇石嶙峋,红亭璃瓦,碧草青翠,树木郁葱。两只外观精致考究的青铜方鼎,立在梁师成虎皮藤椅的背后,铜鼎里插着数十支薰香,薰香点着的,袅袅升空,梁师成就躺在那张虎皮铺盖的藤椅上,微闭双目懒洋洋的晒着太阳,旁边还恭恭敬敬站立二人,一个蔡京;一个童贯。向来老谋深算的梁师成,作梦也未曾想到,刘威龙杀了杭州三霸以后,竟然还敢来东京。
梁师成一身紫色常服,头戴黑色贤冠,腰间佩带着金色的“鱼袋”,脚上穿着丝麻织造的官鞋,张开一双细眯眯的龙虾眼睛,竖起两道粗长浓黑的眉毛,呃了一声,似乎话题到嘴边,想说什么又没说,自身旁木几上,端起来一盏茶,咕噜咕噜濡润一下喉咙,咽下去。
蔡京长翅帽,圆领紫袍,革履鞋;童贯曲领大袖公服,头戴硬翅帽,脚上白绫袜黑色皮履,两人低头颔首,偷眼看着一言不发的梁师成,如同两只温顺又沉默的羔羊,立在哪儿,静候。三位服饰打扮,明眼人一瞅,就知道官职身份地位各自不同。
宋朝自赵匡胤以来,开始以官服颜色来代表品级高低。紫色和红色属三品以上高官服饰,所以称为“满朝朱紫贵”,蓝色是四品官的服饰,五品一律为绯色,六七品官基本就是绿色和青色了。
浙江和江苏各地知州县衙,最先接到来自东京梁师成亲笔批示的追捕官文。各地迅速召集围捕人手,组织捕快四处搜寻,浙江和江苏各地城门,也早已经张贴着画有两人头像的通缉告示。只是因为古代的交通工具不怎么发达,所以,梁师成推断刘威龙犯案以后,也逃不了那么快,哪里会想到,他身揣奇书,掌握了戴宗甲马神行术,两天就可以到河北,再从河北一天就可以到开封府。有些事情靠的是人品和运气,并非无敌。如果真正是无敌,在杭州也就根本不需要躲避梁师成门下的二十四道黑影。李小龙那么强,也不敢说自己天下第一。
眉目疏朗俊秀,风度儒雅从容,高鼻宽额,方头大脸的蔡京,鼓起勇气,从牙缝挤出句话来,声调绝对的温和,说:“殿爷,高俅那小子极尽能事,讨好圣上,爬得真快,昨日升太尉了。哦,另外,听王黼昨日说,二十四道黑影,正在回东京的路上,是吗?”恶人奸臣不一定就得面目狰狞,眼前蔡京童贯外表正如《宋史》记载的一模一样,人不可貌相往往就是如此,虽然二位相貌很有点中古东方美男子的味道;却丝毫不妨碍他们为官的狡诈贪婪,做事的阴毒狠辣。梁师成的外貌长得就没他们那么幸运,瞪眼扬眉都是一副大奸大恶之相,难怪蔡京、童贯、王黼……对他十分敬畏。
梁师成眼皮稍微动了下,瞥了瞥蔡京,喉咙里“嗯”了声,又双目微合,继续晒他的太阳。
身材高大魁伟,皮骨强劲如铁,双目炯炯有神,面色黢黑,颐下生着胡须,一眼望去,阳刚之气十足,不像是阉割后的宦官的童贯,上前两步,对梁师成,低声道:“殿爷,西夏于我边境兴兵作乱,青唐告急,臣昨日领圣上旨意,明日起程带兵征讨……临行之际,特来倾听殿爷启示”
“嗯!童监军啊,今番此去西夏,实在机遇难得,如能收复四州,凯旋回师,博取圣上赏识,日后必定是平步青云,官运亨通啊!明白吗!?”
“小的明白,谢殿爷金玉良言”童贯点头哈腰道。
政和七年正月十六,东京北城门郊外。
刘威龙和苏星语从一片桃树林出来,抬头就望见,来来往往进出城门的五花八门的人,才走几步,苏星语嘟着樱红小嘴,不愿意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