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青溪漆园咏春三式交王寅(1/2)
青溪地处钱塘江上游,山峦连绵、群峰叠起,历史上有“千峰郡”之美称。收藏*~网少年方腊的家就住在万年乡洞源村。
刘威龙到钱塘县见过蔡知县,呈上杭州知府苏豪的推荐信和一纸委任官文,办好衙门任事的简单手续。接着第一件事,就是带着新婚娘子苏星语,骑着衙门配给尉官的一匹山丹马,去洞源村看他的十三弟少年方腊。
刘威龙和苏星语都不熟悉青溪的路,沿途问了好几个庄稼人,才一路策马扬鞭,穿过千岛湖森林小径,到达万年乡地界。
“娘子,你看前面那些炊烟冒起的农家小屋,好美的田园风光,和杭州又是另外一片天。刚才那田间大嫂说,这里已经就是万年乡,洞源村应该就在前面,顺着这条路,往南走不远了,”刘威龙说完就下了马,手牵缰绳,往四周观望。
“咦,相公,你怎么下马了?还没到洞源村呢,说真的,钱塘这一路到千岛湖,枕着相公的后背,抱着相公的腰,任由耳边风呼呼而过,**。还真不舍得放手,嘻嘻……”
刘威龙道:“是吧,晚上给娘子整个够,哈哈”
“相公起色心了,嘻嘻,反正四处无人,脸过来,娘子亲你下,”
刘威龙故意将嘴巴凑近苏星语,来吧。
“谁说要亲嘴,你坏,我只是说脸过来,你到好,得寸进尺了……”
她话没说完,刘威龙就用嘴巴堵上了。
苏星语从慕湖园那夜起,就一直很喜欢刘威龙舌头绞她的那种感觉。对一个活了十八年的女子而言,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一切在她心里都是那么美好。
苏星语擦了擦樱桃小嘴,然后笑道:“相公嘴巴的味道真好,只是这里不能再亲,我们还是继续赶路吧,否则到天黑,也看不见你那位方腊兄弟,嘻嘻……”
“遵命,娘子”
刘威龙牵着马,苏星语坐在马背上,俩人大约又走了三里路,抬头望见前面不远有一座庙宇,庙宇前面好热闹,围了许多人。不时传过喝采之声,也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刘威龙指着庙宇道:“娘子,我估计应该快到十三弟家了,八月的太阳好晒人,我俩先去那庙宇找个阴凉处,停歇片刻,再问下别人。”
苏星语从衣袖里拿出手绢道:“好的。相公,走累了吧,叫你别那么早下马,瞧你额头上的汗,娘子给你擦擦”
两人来到庙前,刘威龙抬头看,上面一块黑底朱漆的牌匾,赫然写着“文佳大庙”四个字,稍许瞥了一眼里面,一尊手持九凤朝阳刀的女子雕像,映入眼帘。刘威龙脑海中一闪,依稀记得,唐太宗死后不到四年,青溪就横空出世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唐永徽四年,浙**溪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领导这次起义的是一个名叫陈硕真的女子。她也是睦州青溪人。她起兵后立即建立政府组织,自称为“文佳皇帝”。难道,这就是和十三弟在灵隐结拜时,十三弟提过的经常去玩的陈硕真大庙。
刘威龙扶娘子苏星语下了马,把马栓在一棵树上,然后,两人走近那些围成个大圆圈看热闹的人。
只见圈中央,立着个兵器架,架上一排刀枪棍棒,三个少年,上身赤膊,都着蓝裤,脚上麻鞋,在圈中央空地上演武。
“方七佛,你可是咱们这洞源村有勇有谋的人物,弄丢了方有常老爷家的牛,居然没叫你赔,还请你喝酒,说给大伙听听,你到底使了什么法,把方有常老爷给迷糊了,哈哈哈……”看热闹的人中,一个身背茶篓的中年茶农笑闹着道。
“不告诉你们,就是不告诉你们,你以为方老爷家牛多啊!个个都想学我弄丢他的牛,还有酒喝啊!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也只是玩一回,知道呗!哈哈哈……”三少年中其中一位个高脸白,朱砂眉的少年收起青竹刀,爽朗笑道。
刘威龙拉着苏巧云的手,往前面又移了两步,想去问他前面的人。
“方天定,好啊!好啊!精彩!越来越厉害了!”那个中年茶农喝采道
原来那个眉清目秀脸庞稍黑的少年,叫方天定。
“方杰,你也再来一套少林合盘掌吧,”看热闹的,又有人大声喊道。
刘威龙一听“合盘掌”,就知道这个叫方杰的少年学的是少林武功,也想看看北宋人怎么样练少林功夫。
苏星语没见过少年方腊,不知道他长什么模样,就问道:“相公,这些人当中,有没有方腊弟?我听见他们好象都姓方。”
刘威龙摇头道“没有,不过我知道这3个少年都是方腊的兄弟”
苏星语好奇道:“你如何知道的,相公?”
刘威龙笑道:“我也是猜想的,呵呵,因为他们都姓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