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燕青论箭卢俊义笑谈风云(2/2)
卢俊义不作回答,却仿佛已经知道结果一般,哈哈大笑,望着田虎。
弩的射程比弓远。方琼、安士荣、褚亨、于玉麟自然个个知道,因他们都是善于拈弓搭箭的猎人,一看田虎找的那三个目标之间的跨距,这个刁难,就心里豁然明白,田虎的用意所在。如果用弓箭单独射顶上的任何一片叶,这四人都同样能够办到,只是,燕青此刻用的可是三箭齐发的连弩,控制的技巧和微妙,角度和方位,确实非寻常射箭人,能够做到。四人也不言语,仰头静观。
“能不能行,一射既知——小乙献丑!”燕青胸有成竹朗声说道。
飕、飕、飕——
燕青三箭齐射。碧云庄所有人,只是听得弓弦三响,三支玄铁箭,疾如流星,穿向云天,挂于两丈高枝,三条细溜溜枯卷的槐树红叶,嚓、嚓、嚓——瞬秒之间往下坠落,三叶凌空飘舞,晃晃悠悠,落于众人身旁脚前,刘威龙、田虎、范权各自拾起一片,观瞧。
“神弩!!神箭!!神射!!”刘威龙、田虎、范权分别赞道。
大家一一看过,只见三叶表面完好无损,叶中间,叶脉之间,却有三洞,明显可见,三支玄铁箭穿透的位置,相差无几,刘威龙觉得奇怪,三叶的距离,燕青究竟是如何把握的那么准?
田虎有些疑问,拿过燕青的张弩神弓,仔细检查一番,未发现上面有什么控制先后的机关,颇为惊诧,问道:“小乙,说说看,这个叶与叶之间的跨距,你是怎么掌握的如此精妙,三道弩槽,确定着三箭的角度走向,难道,你能够控制箭的角度和走向??”
燕青笑嘻嘻的从田虎手里面,拿回张弩,直白道:“这个嘛!其实技巧完全在我手臂上的瞬移控制,和弩的构造无关,我提弩开弦,触发之前,先算准目标相隔的距离,这个千万不能有偏差,否则,功亏一篑。触发同时,手臂瞬移,你仔细看看,这三道弩槽,设置上依然还是有前后之分……就这个瞬移,小乙都苦练了三年,大家觉得奇怪,自然是很正常的。”
方琼、安士荣、褚亨、于玉麟听了,佩服得连声叫绝!一致要求燕青继续往下说。范权不好射箭之道,听得云里雾里,连忙说,我去屋里,备置酒菜,大家即刻去大堂讨论。
燕青滔滔不绝,说:“诸位,论到弯弓射箭,小乙近几年在主人的书房,可是浏览过这方面的史籍,各位如有兴趣,不妨细说于你们听听,相传黄帝大战蚩尤于涿鹿,才发明的弓弩。后来,发展到战国时期,又研究出四弩:夹弩、瘦弩、唐弩和大弩。夹弩、瘦弩较轻便,发射速度快,多用于攻守城垒;唐弩、大弩是强弩,射程虽远,但发射速度较慢,多用于车战和野战。”
燕青见主人卢俊义满脸笑容,颔首点头,投以自豪赞许的目光,又见大家津津有味的倾听,兴致高扬,呵呵一笑,继续说:“我记得,那册《武经典要》上说,先帝神宗熙宁元年,一个叫李宏的制弓匠,发明了踏张弩,又称为神臂弓,弓长三尺二寸,弦长二尺五寸,箭是黑木白羽长十二寸,射程可达三百四十余步,射榆木,半箭穿透。具有射程远,重量轻的优点。古代弓弩象什么神臂弩,花装弩,穿镫弩……名目繁多,数之不尽,就说我们现在徽宗皇帝镇守边关的大型武器吧,床弩就相当盛行,你们也知道,辽国和女真的军队,骑兵尤其凶猛强悍,对付他们,双弓床弩、大合蝉弩、斗子弩和三弓的手射弩、三弓弩,居高临下,是最好的武器,所以啊,十八般武艺,弓排第一,先下手为强,也就是这个道理。小乙手上用的是主人给我特制的汉代弩,擘张弩,精研而熟娴之,穿杨贯虱,百步射人,汉代弩还有一种是用脚踏的叫蹶张弩……”
卢俊义上前一步,接过燕青的话题补充道:“各位应该知道三国诸葛亮吧,此人就是个制造专家,孔明灯,木牛流马……在蜀时,他曾制造一种连弩,称为元戎,弩箭用铁制,长八寸,将十枝箭放在一个弩槽里,扣一次板机,就可由箭孔向外射出一枝,弩槽中的箭随即又落下一枝入箭膛上,再上弦,又可继续射出。”
卢俊义又看看燕青,说,“平日里,我见小乙喜欢弓箭,就特意找弓匠模仿汉代弩,为他制造了这一张三连弩,小乙天聪资颖,勤学苦练,几年来,弩不离身,箭不离手,而今果真小有成绩,不错不错~~呵呵”
碧云庄鸦雀无声,刘威龙、田虎、方琼、安士荣、褚亨、于玉麟一个个听得如痴如醉。
刘威龙想,《水浒传》第一百十回燕青秋林渡射雁分明记载,燕青是随宋江十万大军,捉拿王庆路过宛州秋林渡,才初学弓箭,怎么今天大名府的燕青就此等厉害,这历史有跷蹊啊,按这样分析,还不知道林冲现在究竟是在东京?还是已经上梁山?武松呢?有没有杀西门庆?
卢俊义手捋漂亮长须,微笑着继续说道:“皇帝,江山社稷,大辽和女真………”
正说间,范权自屋内出来,招手道:“各位兄弟,院中寒风瑟瑟,大家快进房喝酒,暖和暖和……”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