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鸭子与本鸭蛋(1/2)
临近晌午,隔壁的老大爷挑着担子回来,看见林明,笑的合不拢嘴,老远大声打着招呼。
这边一共就住了三户人家,大姨家在最东头,小云家居中,老大爷和老奶奶住最西头。老两口独自居住,林明第一次看见他们的房子,还以为是清朝传下来的。房顶上的黑瓦残缺不全,行间长满了草,门轴吱呀做响,窗户是木隔的,糊着不知道多少年前的白纸,还挂着蜘蛛网。廊檐下的柱子大部分被虫蛀了,柱子下还有石础。就建筑风格而言,很好的保存了南方农村的特色,在林明眼里比村里新修的农民房有意思多了。
林明上次用数码相机给他们老两口在自家门前合影,那天老奶奶还特地回屋换了一件最好的衣裳,拍照前使劲把衣襟抻直,还在头上别了一朵绒花,搞的非常隆重,让林明有点心酸。
这次林明把照片冲洗好了带来,得赶紧给人家送过去。
林明站起身,三步两蹬跑上二楼,把照片拿了下来,追着老大爷到他们家门口。看到照片洗出来了,老奶奶也凑出来看,把两个老人家乐的不得了。
突然背后一阵“嘎嘎嘎”的声音,林明一回头,嘿,老大爷家养了一群鸭子!用细竹枝条插在地上做篱笆,中间用绳索联结加固,旁边还搭了个茅草小屋。这个养鸭栅栏就设在河边,放鸭子也很方便。鸭子有够肥的啊!颜色有白有黄有棕,有的在吃食,有的卧着休息,在树荫下很是悠闲。
老爷爷笑着说,养点鸭子,卖本鸭蛋补贴家用,还拿出几个要送给林明。鸭蛋个头挺大,青皮上还沾点泥,林明连忙推辞,表示自己要的比较多,愿意买点回去。最后林明坚持不让老大爷便宜,以市价买了10斤,老大爷还搭上不少。10元一斤,虽说如此,也比杭州便宜的太多了。
林明回到空间,照例用手电筒一一照蛋。老大爷这群鸭里有公有母,受精卵比较多。把孵不出小鸭子的鸭蛋归拢成一堆,这堆打算腌制咸鸭蛋,剩下的交给饕餮孵化。
饕餮这两天忙的很,一方面要消化自身吸收的能量,另一方面忙着给蛋翻身,练习孵化技能,林明无良的笑它是老母鸡。
弄来这么多蛋,不搞点青饲料不行了。再说空间一直光秃秃的,是需要种点草。种什么好呢?
林明突然想到,春天来这里的时候,散步时曾经看到有一大片紫花盛开,当时还拍了照片传到网上,引来很多人赞叹这花的地毯。小铃告诉他这就是紫云英。原来小时候吃的“紫云英蜜”是这种植物产出的!
林明在网上查了下,紫云英也叫紫花苜蓿,是优质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用制干草、青贮饲料或用作牧草。苜蓿干草营养丰富,为牲畜所爱食,含约16%的蛋白质及8%的矿物质,又富含维生素A、E、D及K,能提高奶牛产奶量和品质,獭兔采食苜蓿颗粒可以明显提高毛皮品质。据说美国进口的牧畜每吨要2200元,国内苜蓿收购价每吨在900元左右,销售价2200-2600元。苜蓿再生性强,每年可收割3-4次,被称为“牧草之王”。
林明在网上订购了几斤苜蓿种子,每公斤12元。苜蓿适合秋播,8月10日前下种,正好来得及。还订了一些适合夏季播种的蔬菜种子,如番茄、茄子、辣椒、黄瓜、芹菜、花菜、刀豆、豇豆、莴笋等等,要种就一起种吧!在网上和卖方约好送货时间,他还想在乡下多住几天。
“吃午饭啦!”大姨在楼下喊了。今天的午饭有林明最喜欢的刀豆肉丝,刚采下来的刀豆非常鲜嫩,细如小指,两寸多长,颜色碧绿,炒出来清甜可口,比超市里卖的老刀豆好太多了。还有红烧茄子、芥菜青豆笋干汤、葱油鲫鱼等,都是林明爱吃的菜。
大姨家的葱油鲫鱼做法,是先在锅中放冷水,加精盐、料酒、姜片煮到水开,放鲫鱼煮到**成熟,捞出来控干,身上撒满葱花装盘,还要再撒点椒盐。然后另起油锅放姜片爆香,待油最热的时候,端起来哧啦一声由头至尾浇在鱼身上,哗啦啦一阵油响,散发出一股葱花椒盐香。要趁热吃才够鲜。
吃完饭,大姨用剩余的鲫鱼头尾给小七拌了饭,林明本来担心自己走了以后它会挑食,没想到它吃得挺开心,发出啊呜啊呜的声音。大姨特地把猫饭放在水泥台子上,小七纵身一跃就上去了,小黄摇着尾巴在下面眼巴巴的看着。林明觉得它可怜,用红烧肉汤拌了一小碗米饭放在墙角的蚌壳里,这下猫狗都满足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