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放生(1/2)
今天准备回杭州。
林明发现自己还是少买了东西,又跑了一趟镇上的农贸市场,在外围的店铺买了个电子秤。这是固定店家,大姨的秤也是在这儿买的,用着还不错。以后卖菜就方便了,不用拎着小弹簧秤狂按计算器了。
市场里的本猪肉口感不错,他买了半扇肋排、小杂排、五花肉、还有筒子骨、猪尾巴,打算回去好好做。捎带买了些普通蔬菜,打算回去对比着卖,一分价钱一分货啊!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
猪啊,还是自己养的放心。想到这儿,林明在回程顺便拐到郊区的种猪场,买了四头小猪,三公一母。小猪按斤两称,六元一斤。大姨家的猪前段时间全卖掉了,现在只剩两只羊。
小猪的精饲料,他买了两袋,还真贵。不过他没打算全喂饲料,跑了一趟附近的豆奶厂,买了很多豆粕。这是榨豆浆后剩余的豆渣,富含植物蛋白,对猪来说又好吃又有营养,可以混合在饲料中喂养。
考虑到小猪长大后的饲料需求,他还去了碾米加工厂,买了大量的麸子和稻草。猪可是个大肚汉,小猪每天要喂四次以上。早期是用高蛋白来培育肌肉骨骼发育,中后期要适当增加粗饲料,防止过肥。
等到冬天,咱就有自家养的猪可以吃了!林明乐观的想。但是一算算今天花了多少钱,他就乐不起来了。主要是小猪和饲料贵,豆粕和麸子花不了几个钱。事事亲力亲为是很昂贵的,社会化大分工果然有道理。
“没办法,太喜欢吃猪肉了!”林明叹口气,让欢天喜地的饕餮看管好小猪,不要在空间啃坏蔬菜,回头再收拾它们。
回到家,大姨正在地里摘准备卖的蔬菜。林明忙下田去帮忙。这两天其实陆续有采摘,比如刀豆等,不摘就挂在枝条上老了。
“最近真是奇怪,好象菜耐放了。你来那天摘的茄子都还很水灵,放在堂屋一点没蔫没坏。”大姨边摘豆角边跟林明聊天。
林明想想应该是空间水的保鲜效果,他建议大姨,以后把要卖的菜,用个喷壶装点井水喷一下,效果会更好。河水不够干净,喷了也没用。大姨半信半疑的答应了。
丝瓜长在河边竹林里,有一株攀爬到野柿子树上,挂满了十来个大丝瓜,把枝条都压弯了。大姨笑着说,一两天没注意摘,就全长老了。
“那就全留着吧!回头可以当刷碗布用,还可以用来搓澡呢!到时候给我留点儿啊!”林明望着大丝瓜,这里面可全是种子,到时候都有用。
在竹林掩盖下,很多正值采摘的丝瓜隐藏了起来,小铃也过来帮忙,三个人很快采满了一篮子。
忙了一上午,准备了刀豆、豇豆、番茄、茄子、丝瓜、南瓜、瓠子、辣椒等蔬菜,还有两个横卧在桑树林的大冬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