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两个女孩子的小心思(1/2)
文昆凛走出了地下训练场后,想起了一件事,那就是他设计的腋下枪套不知道现在李可馨和王红儿两位女队员帮他做得怎么样了。
在和调查科特务遭遇战的第二天,文昆凛就着手设计腋下枪套,他的设计基本就是凭印象按照他穿越前在影视剧里看到的美国便衣警察所佩戴的腋下枪套的样子画的草图,毕竟他不是搞裁缝的,草图画的弯弯扭扭,可大致还能看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他所设计的腋下枪套,由肩式背带和一个枪袋组成。肩式背带可以用皮制的材料也可以用帆布带等结实的布类材料。枪袋有三个规格,每个规格还可以通过纽扣做点细微的大小调节,这三个规格的枪袋基本可以包容从驳壳枪到德制索尔袖珍手枪等各种大小不同的手枪。左右肩式背带各有一段是调节带,可以调节背带的长短,以适合不同体形的人,枪袋通过三个纽扣和肩式背带相连。必要的时候左右两边可以各按放个枪袋,便于双手用枪的队员使用。
腋下枪套设计好之后,文昆凛就叫来了李可馨和王红儿,问她们俩,
“你们谁会做女红?”
李可馨点头,王红儿一脸茫然问道,“什么是女红?”
文昆凛一拍自己脑袋,心里埋怨自己没事文绉绉掉什么词啊,连忙解释道,“就是缝衣服啊,绣花阿,这样的活。”
王红儿恍然大悟说道,“那我会,以前我阿爹我阿哥和我自己的衣服,都是我缝的。”,提到自己牺牲的爹爹和哥哥,王红儿的说话声音低落了下去。
李可馨在旁边补充说到,“我没缝过衣服,以前在老家的时候,我从小没事就绣花玩。”
文昆凛把腋下枪套的草图摊开,给她俩看,在旁边解释道,“咱们现在出去执行任务的时候,枪基本是随身带的,体积小的手枪问题还不大,像驳壳枪那样体积大的手枪就比较麻烦,现在一般是插在裤腰带,外面需要穿长褂或大衣才行。如果穿西服或中山装就很容易会被发现。我现在设计了一种把枪藏在腋窝下的枪套。因为手臂在枪外面挡着,所以就算插着驳壳枪也没问题。你们看看这图有什么不明白的么?”
文昆凛的图虽说画得七扭八拐惨不忍睹,但是要做成一个什么东西还是画得很明白的,像一些调节带,调节扣之类的地方旁边都加了文字解释。王红儿是从小在黄浦江边野大的女孩子,没过学,在第三次海工人武装起义后,跟着自己的爹爹和哥哥一起参加了革命,那时在妇女识字班里学了百个字。四一二之后红队组建,王红儿被选进了红队。在红队里大家都把王红儿当小妹妹对待,王红儿很好学,除了红队的技能训练,还自己弄了一个识字本,看到一个自己不认识的字就记在本子,一些识字的队员包括文昆凛在内都教过她识字。文昆凛的图里文字不多,而且写的简单易懂,王红儿完全看明白了。至于李可馨就更加没问题了,她好坏也是南方教育革命中心的海大学的学生北方教育革命中心是北京大学,一看草图就知道文昆凛要做的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